第 60 章 章節

頭,示意王荼放心。

王荼轉念一想到蘇菁的身份,稍微放心了點。 蘇菁雖說還沒嫁,即便嫁了也只是貝勒爺的側福晉,按品級,是萬萬比不上這兩位老福晉的。 但是她嫁的那位貝勒卻不是一般的貝勒。 身為皇上器重的年長阿哥,随時都有可能升為親王,又有誰敢小看了?

兩人上前對福晉行了禮,便安靜的站在一旁,老福晉也不開口讓她們就座。

惠郡王福晉搶先站起身,對着王荼破口大罵。

"王荼,妳這是什麽意思?怎麽說妳都是伊泰的嬸嬸,怎麽還聯合了外人來傷他?他可是莊親王府和惠郡王府的命根子! 要是出了一點差錯,妳賠得起嗎?莫要以為生了個賠錢貨,就了不起了。 這莊親王府,還輪不到妳來當家。"

堂堂一位惠郡王福晉,做此潑婦罵街的舉動,不免讓王荼和蘇菁都傻了眼。 老福晉也為之不喜。

"好了,弟妹,大夫剛剛說了,伊泰這手上的傷,養一陣子就好了,沒有傷到骨頭,小傷而已。"

惠郡王福晉明顯對老嫂子頗為顧忌,那股嚣張樣兒,整個弱了下來。 橫了蘇菁和王荼一眼,忿忿然的坐下。

"嫂子,伊泰也是妳的侄子。 今兒這事,就靠妳給他讨個公道了。"

兩位福晉早已喚來門房問個清楚,知道蘇菁只是位區區四品京官的女兒。 此時當面見到蘇菁,看起來已過了選秀的年紀,便都以為蘇菁是被摞牌子後趕出宮,又找不到婚配對象的女子。 心下都很看不起蘇菁。

王荼看了一眼鎮靜的蘇菁,恭敬的說道,

"回福晉的話,這位姑娘是鈕祜祿淩柱大人的千金,今日只是與世子爺起了點誤會,一時手滑了,才會傷了世子爺的。 請兩位福晉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她計較了。"

老福晉雖覺得陵柱的名聽起來有點熟悉,也沒多想。 和緩的一笑,卻更讓王荼心下警惕。

"王氏妳別急。 剛剛伊泰都跟我說了,只是一場誤會,我們不會怪她的。"

蘇菁聞言,偷偷瞄了一旁的惠郡王福晉,果然見到一幅忿忿不平的表情。 不知道這老福晉究竟打得什麽主意,若說不怪,又何必要見她呢?

"老身看這姑娘清秀大方,家世清白。 這孤男寡女的出了事,這……雖說我們知道只是場誤會,但傳了出去,說起伊泰和這位姑娘之間,有些什麽不明不白的事發生過,誤了姑娘的清白,可是我們的罪過了。 不過,依我看,姑娘這回和伊泰鬧上這麽場誤會,也是緣份一場。 既然尚未嫁人,便許了伊泰如何?"

王荼和蘇菁相視一愣,兩人都沒想到,原來老福晉好言好語的,打得是這主意。

原來剛剛伊泰就提出了請求,希望能幹脆把認錯的姑娘納回家。 他當然不敢說原本打主意的是王荼,只說他把蘇菁誤以為是府裏的ㄚ環了。 不過既然抱也抱了,納回家也不錯。 惠郡王福晉原先不願意要一個被摞牌子的女人,但寵子無度的她,被伊泰一求,也就勉強答應了。 她心想,兒子以後是要當親王的人,多個侍妾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老福晉話說的大方寬厚,字字句句都顯得是為蘇菁的名聲着想。 但那語氣卻實是尖酸刻薄極了。 尚未嫁人四字,暗示了蘇菁的沒有行情,還帶出了蘇菁是高攀伊泰的語氣。 直把蘇菁氣得暗咬牙。

蘇菁向王荼使了個眼色,上前行禮後,開口說道,

"多謝福晉的好意,但民女已許配于人,過幾日就是男方上門下聘的日子了。"

老福晉對蘇菁冷靜的态度略感訝異。

"畢竟是年輕姑娘家,還不懂事啊。 即便是下聘了,如此傳言一傳出去,被退婚都是沒處去說的。 不過,老身還算有幾分面子,今日與妳也是投緣,可為妳解決婚約一事。 妳可安心的入惠郡王府,享終身富貴。 伊泰一表人才,又身為世子爺,身邊女子莫不是由皇上指婚,想私下婚配也不容易。 但此事畢竟是他對不起妳,許妳侍妾一位還是應當的。 妳也不需妄自菲薄。 世子福晉出身名門,溫婉大方,想必不會虧待于妳的。"

老福晉句句緊緊相扣,竟是逼她非得入郡王府為侍妾不可,還得叩謝大恩,感激涕零。 如此心機,蘇菁不由得想,王荼究竟是怎麽在這府裏安然生存的。

"既然福晉這麽說了,民女也不好敬酒不吃,就請世子擇日上門下聘吧。"

伊泰見蘇菁的态度壓低,得意洋洋。

"一個小妾,還下什麽聘。 妳自己打扮好了,本少爺會派人去接妳的。 妳放心,一頂轎子少不了妳的。"

蘇菁也不多話,極為客氣的笑了一笑。

"就這麽辦,民女未過門的夫家,就煩請福晉代民女,向該家族當家長輩退婚了。

終身大事,民女需得趕緊回家告知阿瑪,民女就此告退。"

兩名福晉和伊泰見蘇菁竟然如此得好說話,免不了呆立當場。 聽起來明明就是反話,偏偏蘇菁還十足誠意的回秉。 老福晉還在尋思,蘇菁這麽說,究竟有何用意?難道她以為她的夫家長輩,能大過一位親王和一位郡王不成?

蘇菁趁着王府的三人還來不及反應,向王荼使了個眼色,自己轉身就走。 就在要踏出大廳門外之前,又留下了一句話,卻有如響天雷,炸醒了猶自困擾着的三人。

"對了,民女忘了說,民女的未婚夫也姓愛新覺羅,在家族裏排行老四,和世子爺同姓呢。 說不定,這退婚一事很快就能解決。 民女夫家的當家長輩,也住在內城,聽說還是老王爺的晚輩,想必福晉要見上一面,還是很容易的。 民女這就回去,靜待兩位福晉和世子爺的佳音了。"

蘇菁說完,不等廳內衆人反應過來,徑自離去。

而王荼留在原地,等着老福晉反應過來。 雖然忐忑不安,但知道眼下老福晉不會拿她如何。 對眼前三人來說,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要讨好她,把今兒這事設法掩蓋了過去。

伊泰卻仍自大咧咧的開口妄言。

"跟本少爺同姓愛新覺羅?這怎麽可能,她當她是嫁給哪個王爺貝勒嗎?"

果不其然,老福晉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人。 既然同樣許給了宗室,恐怕沒那麽容易退婚。 但憑着莊親王的地位,倒也不怕得罪了誰。 她還是很有底氣,開口問道:

"王氏,這鈕祜祿氏究竟是許給哪位宗室?"

"回福晉的話,菁兒她是前不久才被特旨,賜婚給四貝勒的側福晉."

老福晉有點驚慌得看向同樣已回過神來的惠郡王福晉,兩人說不出話來。

另一廂在宮裏,莊親王可完全顧不上家裏的福晉得罪了四貝勒這種小事。 今日早朝,康熙召集廷員,一道斥責胤禩"未曾更事,其母家亦甚微賤"的旨意,讓滿朝文武翻了天。

旨意裏明白的指出,胤禩沒有辦事經驗,親身額娘又出身卑賤,實不配問鼎大位。 又說,胤禩乘主危國疑之際,廣結黨羽,交納臣下,蓄謀不軌,窺測皇權。如此條條大罪責怪下來,胤禩豈還有活路。

"着革去胤禩郡王爵位,鎖拿至宗人府,嚴加追查,爾後處置。欽此。”

所有依附于八爺黨的官員們一哄而散,各個都擔心會引罪上身。 一下了早朝,紛紛趕回家去。 只有胤禟和胤祯兩人對此感到不平,相約入宮向康熙求情。

胤誐則是趕到群玉樓勸住宮涵雪。 他之前住在群玉樓的時候,深知小雪對胤禩一往情深。 就怕她一時沖動,做下錯事,讓胤禩永無翻身之地。

但出乎胤誐意料之外,小雪聽了他帶來的消息之後,卻十分冷靜,不發一語。 她異常的平靜,讓胤誐感到很不安。

"小雪,妳千萬要冷靜。 我來找妳之前,九哥千交代萬交代,要我轉告妳,什麽都先別做,等他和十四回來了再說。"

"十爺,你放心。 我自有分寸,不會輕舉妄動的。"

小雪說完,對一旁的人交待道,

"傳話進宮裏,好好安慰良妃娘娘,一切都照顧好了,不得出半點差錯。"

"趕緊查,有沒有我們的人能進宗人府的。"

"再吩咐下去,莊親王、裕親王、安親王、馬齊、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人,還有每個阿哥,都給我盯好了。 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不能放過。"

随着小雪的每一項吩咐,胤誐越聽越吃驚。 他早知群玉樓是為胤禩收集消息的所在,卻不知,原來小雪的手竟是申得這麽深,這麽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