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章節

大的榮耀,但畢竟男女有別,胤礽又忙碌于争權奪利。說起來,兩人竟是數年未見了。即使在幾個寶寶的滿月禮上,也沒見上一面。

接過了眠寶寶,胤礽聞到了寶寶身上的奶香味,定了定神,再看向面前的蘇菁。這個他認下當妹妹的女人,如今看上去,身子骨兒養好了,也久未再發病了。想起當初那個數年神智不清的女人,胤礽看到現在這樣的蘇菁,感到很欣慰。

"妳很好,看來老四待妳不錯。"

蘇菁喉頭哽噎,覺得說話有點困難,索性不說話了。主動牽起了胤礽的手,拉着他走向一旁的小亭子,兩人一同坐了下來。

反而是胤礽的态度較好,落落大方,面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還反過來安慰着蘇菁。

"妳別為我感到難過,四十多年的太子了,該享的福,我一點兒也沒落下。成者為王,敗着為寇,我非但沒有被貶為賊寇,還能在這宮裏當我的太平阿哥。想想老四,還要早起上早朝,徹夜不眠的批奏章,我這樣又有什麽不好?"

胤礽越是安慰蘇菁,蘇菁越是能聽出他語氣中的自嘲和酸苦。卻也不知說什麽來安慰他才好。她今天進宮來探望他,是特地求了康熙之後,才得到特旨許可的。還特地把沒睡飽的眠寶寶,也從被窩裏挖起來,就是要讓寶寶再見這位二伯伯一眼。但如今,人是探到了,卻無話可說。

蘇菁沉默,胤礽卻好整以暇的,逗弄着半睡半醒的眠寶寶。寶寶被逗弄得醒了過來,睡眼惺忪的,揉了揉眼睛,瞇着雙眼,看向眼前這位陌生的人。眼神中帶着可愛的疑惑,卻沒有不安。這時卻有個小女娃沖了過來,一頭撞上胤礽,兩手直接抱上胤礽的大腿,哭了起來。

"阿瑪,阿瑪,宭兒要吃肉,宭兒就要吃肉嘛。"

胤礽一頭霧水,但也只能先将懷中的眠寶寶送還給蘇菁,再彎下腰,把小女娃給抱到腿上。小女娃看上去不到三歲年紀,粉雕玉琢的,挺讨人喜歡的。這是胤礽一位側福晉所出的幼女,因為是胤礽複立後才出世的,又是女娃,胤礽平時很少有時間陪伴她。反而是這次廢立後,被圈禁的日子枯燥難熬,才有機會和小女兒一同玩耍,這讓小女娃變得黏起阿瑪來了。

"告訴阿瑪,宭兒怎麽哭啦?妳看看,眠妹妹都沒哭呢。妳這樣哭,可要紅鼻子喽。"

蘇菁詫異得看着眼前的礽哥哥哄小孩,連眠寶寶,也是睜大好奇的雙眼,看着這個流淚的小姊姊。胤礽卻像是習以為常一樣,熟練的拭去了女娃面上的淚滴,輕拍女娃的背,輕聲細語的哄着。許久後,女娃才抽抽噎噎的說話。

"我跟小清說要吃肉,她每次都跟我說:‘明天就有肉吃,明天就有肉吃。’可是明天永遠是明天,今天永遠沒肉吃。"

胤礽和蘇菁兩個大人,差點就被這繞口令似的明天給繞暈了。想了想,胤礽才聽明白了。小宭兒的飯食中,竟是沒有任何葷腥的!一氣之下,喊了人過來問,那名中年公公人來地倒是挺快。

"爺問你,宭兒的飯食中,為何總不見葷食?"

"回二爺的話,這奉例都是內務府撥出來的。每日分發的葷食就那麽些,福晉又病着呢,葷食是日日都要進的。這剩下的,實在就不多了。"

這名公公回話,回得滴水不露,氣得胤礽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

"這位公公怎麽稱呼?"

蘇菁看不過去,也知道現在的胤礽,沒有什麽權力能壓住這些奴才了,便主動問道。

"奴才不敢,請側福晉喊奴才小方子就行。"

"方公公,這座宮院裏的供給,是哪兒管的?"

"回側福晉,這宮裏的大大小小,自然都歸內務府管。"

"那麽這內務府,又是歸誰管?"

小方子忽地偷偷擡眼瞧了蘇菁一眼,眼光複雜不明,轉眼間又低下頭,加倍恭敬還帶了點疑惑的語氣,回答道:

"回側福晉的話,這內務府打兩年前起,就歸四爺管。"

蘇菁吃了一驚,盡管沒有顯露在面上,但她着實沒想到,胤禛竟是如此位高權重。 她從不過問胤禛朝政上的任何事情,對清朝的政治體系,更是一竅不通。沒想到,內務府聽起來如此重要的一個政府部門,竟是歸她老公管!但吃驚之餘,她知道,今天來這趟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沒問題了。

"方公公,既然你也知道這內務府是由四爺管,四爺是什麽人?他是宭兒郡主的親叔叔,是二爺的親弟弟!今兒個,我在這兒代四爺說句話。你要是有任何慢待二爺一家人的舉動,就等着四爺治你個不敬之罪。"

"奴才不敢,奴才萬萬不敢!"

蘇菁高高昂起了頭,她就怕眼眶裏的淚水随時會滴下來。跟胤礽打過招呼後,只得抱起眠寶寶,盡快得離去。這宮院裏的蕭條與落寞,胤礽的苦澀與難堪,她知道胤礽不願讓她多看見。她無力之餘,也想讓胤礽多保留那一點點的尊嚴。

離開了胤礽居住的宮院後,依着規矩,蘇菁該去向康熙謝恩。懷着複雜難解的心思,蘇菁實在不知道見了康熙後,她該說些什麽。該怒斥康熙對親生兒子的殘忍嗎?還是要反過來安慰康熙,年紀一把了,竟然還要處理兒子之間這麽狗皮倒竈的事情?想着想着,很快就來到了養心殿。

進了養心殿後,康熙正專心得看着手上的奏折,只揮了揮手,就要蘇菁先帶着眠寶寶到一旁塌上休息。蘇菁向李德全要了些羊□,慢慢得喂了眠寶寶喝下。才剛喂完寶寶,康熙就走了過來,看上去是滿腔的怒火。

"妳說!妳說!朕是哪兒對不起這些漢人百姓?什麽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将亡!唐太宗不也有着所謂蠻夷的血統嘛?"

蘇菁聽康熙溜起了孔夫子的話,她可是一點也聽不明白。但眼見康熙正在氣頭上,顯見是半點沒想到胤礽的事情,她也不願再提起。便問起康熙,究竟發生了何事,康熙才一一說來。

自滿清入關,中原的漢人百姓對滿人的統治,有百般的意見。雖然歷經順治,康熙兩朝的安撫和統治,老百姓安居樂業。但仍有不少的讀書人,千方百計的散播着要反清複明的理念。

蘇菁聞言才明白,原來是種族文化的歧視與差異。生長在西方環境的蘇菁,自小就深刻的體驗到了何謂種族歧視。還有那表面上的粉飾太平,又是多麽的可恨。 說的好聽是維護人權,人人平等。但有色人種,又何曾真正的在西方世界真正的與白人平起平坐?直到二十一世紀,種族歧視仍是一個大問題。十八世紀的現在,又怎麽可能奢望能有個解決呢?

蘇菁想及往事,沉默不語。康熙其實也不期望蘇菁能發表什麽有力的意見,他也只是想發發牢騷罷了。卻不意聽見了蘇菁念出了,讓他震驚萬分的句子。

“吾中國言民族者,當于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于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于國外諸族是也。”

蘇菁念的,是民國初期梁啓超的名句。原本以蘇菁的中文底子,是不太能接觸到這麽有深度的句子。但當初在國外選修中文課程時,那位中文老師對中國在二十一世紀的崛起,感到非常得驕傲與自豪,特地教導了這些句子。蘇菁也深以為然,牢牢的記在了心裏,竟就在此時,把這大民族主義理念,提早一百多年,宣揚了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經過那的法蘭西數數噩夢後,康熙表态:"這法蘭西人,不可理喻,算學奇差!咱們不學這門洋文!"于是幾個娃娃決定,改學法蘭西隔壁的德國:德文!蘇菁聞言,偷偷笑噴了,正兒八經得開始教起乘法和除法。"菁兒姊姊,咱們不學法蘭西文,用不着學算學了。"弘時好意的提醒蘇菁。蘇菁慎重的搖了搖頭,"弘時,你這可說錯了。學德文,算學要更好。"幾個小蘿蔔頭慘叫不已,直問為什麽。"你們要知道,在德文裏,八十九不念八十九啊,念九和八十啊。"好笑的看着衆蘿蔔頭塌下來的臉,蘇菁接着舉例說明。"67254不念六萬七千二百五十四啊,念七和六十個千兩個百四和五個十!""寫出來是siebenundsechzigtausendzweihundertvierundfünfzig。"蘇菁沒來得及念完這四十八個字母,眼前的人已經都跑光了。

94、兄弟

太子二廢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