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2 章 她煮的不是飯
“張某确實開心。但,切磋一詞,幽王怕是用得不妥。張某行的是堪驗屍體查探案情之職,乃為斷死;祈王妃研究的卻是醫理人體,是為醫生;雖都能救人,實質卻并不相同。張某能從祈王妃這兒得到許多啓示,祈王妃在張某這兒卻只能無功而返。”張青的聲音低沉清冷,說話時臉上是慣常的冷清到木然的神情,朝着葉娴拱手作揖的姿态亦是不卑不亢,“所以,多謝祈王妃今日讓張某學了不少醫理。”
幽王俊臉含笑地盯着張青,眸光卻因着他聽起來略重的“醫理”二字而越發幽深,神情間籠上一絲陰霾。
直到确定張青不止神情冷淡,就連落在葉娴身上的眸光亦是疏離冷漠,他眸底的冷芒才悄然洩去,臉上的笑意又再次加深,給人一種和熙溫雅的假象。
但,一直暗暗注視着他的神情變化的葉娴,并沒有錯過他眸中的任何一點異芒。
如此笑裏藏刀,話中藏話,這位幽王的段位,比說話不會拐彎的安王高了不止一點點呀。
感激于張青的同時,葉娴心底對幽王的忌憚與警惕又添了幾分。
這樣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少惹為妙。
“幽王和張大人的話,真是讓我無地自容了。母親統共才給我留了這麽一本專門講述如何識別人體的書。我更只是學了一點皮毛,在這兒班門弄斧沒惹大家嫌棄已是萬幸了。”
不是她葉娴有意謙遜,實在是她不得不提前給自己留好後路。否則,萬一這些人又借着這個假意請她治病,那她真的是不知如何應對了。
驗屍她在行,治病……她上次沒把眼前的冷面王弄死,已經是萬幸了。
“醫書上言,不同年歲的人,骨骼的發育形态不同。據此,便可推斷人的大致年齡,至于準不準,相差是不是能如同書上寫的那般小,我卻也說不準。畢竟,我從前都只是紙上談兵,并不曾真正用過。”為了不加深周圍人的懷疑,她努力讓自己表現出一副不太确定的模樣。
“王妃不必過謙,張某已派了人去刑部和京兆府傳話,讓他們即刻多派些人手前去附近尋查與死者情形相近之人,但即便得了王妃提示,尋找起來還是要耗費些時間的,別說一天,就是十天半個月,也是有可能的。若能得王妃再劃定一個年歲範圍,我們尋查起來,又可輕松許多了。”張青掃了一眼幽王的神情,保持着與葉娴的疏遠距離,拱手再次道。
“也是。”葉娴點了點頭,壓下對張青的感激和對幽王的忌憚與厭惡,轉頭看向一衆再次轉過來的梅園下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是很樂意幫你們,造幾級浮屠的。但若因為我能力有限,所得信息有誤,而不能幫到大家,也請大家不要埋怨于我。”
此項工作放在現代,尚會因為各種因素存在誤差。她現在醜話說在前頭,一來免了萬一誤差過大影響案情發展避免埋怨,主要的還是不想引起一旁虎視眈眈的安王等人的過多懷疑。
“何況,就算年齡準确無誤,張大人他們要滿京都的找,所需時間也是很長的。”
就算知道死者的準确年齡,要在偌大一個京都,将這樣一個沒名沒姓的人找出來,也是難得很。何況,也沒有誰能證明他就一定是京都之人。
這一天的期限,也不知道是什麽人給的。
“多謝王妃願意出手相助,得王妃和張大人如此相幫,即便最終仍免不了牢獄之災,我梅園上下等依然感激不盡,絕不敢心生半點埋怨。”趙源眸光一垂,率先躬身施禮,其他人見狀,雖心裏憂慮頓增,也只得紛紛道謝。
“那好,”葉娴狀似放心地點了點頭,看了看地上的屍塊,又看了一眼周圍空曠的雪地,緩緩道,“那就煩請管家先讓人在此搭一個簡易的露天竈臺,再讓人去準備一口大鍋,一些幹柴、草繩和水,我需要請張大人幫忙在此煮些東西。另外,再讓人拿些紙筆來。”
草繩和……紙筆?這些跟煮東西有關系嗎?
何況,在這冰天雪地還是一堆死人的屍塊旁邊,她要煮什麽?
飯食還是茶水?她就不覺得忌諱嗎?
一衆人聞言,均面面相觑。
正捂着臉怒目瞪視着陳花蘭的葉婧聞言,眸中再次掠過一抹精光,恨恨地轉頭盯着葉娴。
煮東西?
恐怕只是她故弄玄虛,假作聰明掩飾蠢笨的手段吧?
方才還大言不慚,此時又想借這個拖延時間蒙混過關嗎?小賤人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可我偏不讓你如意!
葉婧張嘴就想指出葉娴的“僞裝”,想了想後,又忍住了即将出口的話。
現在拆穿,倒是便宜小賤人了。
那便讓她看看小賤人到底要做什麽,等到關鍵時候再破了她的假把式,看她還怎麽狡辯!
而安王恰好也與她有一樣的想法,于是,看到趙源等人愣了愣,他特地揮了揮手,沉聲道:“方才還口口聲聲求祈王妃幫你們,此時還愣着幹什麽?還不照祈王妃吩咐的去做!”
說完,還特地隐着冷笑盯了葉娴一眼。
張青先是一愣,本能地想到自己根本不會煮吃的。旋即想到葉娴的目的是探尋死者年歲,立時眸光一亮。
上次她剖屍時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她的每一個舉止都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裏,讓他每個夜深人靜的晚上都會忍不住暗暗揣摩學習。
今日,他定然又可以大開眼界,學到一種新的讓他嘆為觀止的查驗方法吧?
在衆人神情詭異和張青暗含期盼的等待中,約摸一柱香的功夫,一個用石塊砌成的露天竈臺便出現在了雪地裏死者的屍塊旁邊。
竈膛裏燃燒的幹柴發出噼哩啪啦的聲音,柴火上架着的大鍋裏盛着的清水,已經有水泡開始緩慢地翻滾着。
而幾步開外的地方,則擺着一張一臂寬的桌案,其上筆墨紙硯擺放整齊。不止如此,桌案的下方,趙源還體貼地讓人準備好了油鹽醬醋等物,和幾個小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