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章 兩百三十二章談婚論嫁
原本還皺着眉頭一臉怒意的皇上,在聽到蔔卦的是無量法師後,神情亦緩了緩。
此時再聽到太後那一句無顏面對兄弟面對列祖列宗的話,他看向安王的眼神裏,便染了幾分寬容。
作為一名父親,下至平民百姓,上至九五至尊,怕是無不希望自己的每一代後人都能子孫滿堂吧?
最終,在看了一眼面色慘白已然搖搖欲墜的魏氏後,皇上緩緩點了點頭。
太後一句話,皇上一個輕輕颔首的動作,便昭示着魏氏已經徹底地輸給了葉婧。
一場還不曾面對面便已經結束的博弈,以葉婧獲勝而告終!
方才還以為自己能夠扭轉局面的魏氏,支撐她的最後一口氣徹底洩去,身子一顫,直接閉着眼睛仰躺在地。
魏大人還欲做最後的掙紮,驚呼:“太後……皇上……”
“請魏大人體諒本宮和皇上這顆一心為皇家子嗣着想的心。”太後聲音微提,冷厲的眸光掃向魏大人,“你放心,當初既是本宮作主将魏氏迎進安王府,今日本宮也必不會虧待于她。本宮會着人于梅花庵旁專門為她新建一座庵堂,派專人護她周全,保她一世潛心向佛,直到終老!”
心已死,魏氏還需要她這假惺惺的保護嗎?
即便心裏很不喜魏氏,葉娴也忍不住替她感到不值。皇家,真的是一個缺乏人情冷暖之處。縱是你付出再多,一旦沒了利用價值,依然會被棄如蔽履。
同時她又忍不住慶幸自己與文曜之不過是一場交易,而她縱然心動,卻還不至陷得太深。只要她盡快賺得經驗值離開這個異世,過一段時間,相信她一定能将他忘了的。
“謝皇祖母、父皇成全!”安王唇角勾起笑意,連看都不曾看一眼被宮女太監擡向外面的發妻。
男人的涼情薄幸,在他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悠然抿酒的容氏再次得意地看了葉娴一眼,向她綻開一個勝利者的微笑,施施然站起身來,向着皇上和太後低身行禮:“臣婦謝皇上、太後隆恩!”
陰謀達成,除了得意,她竟沒有絲毫的羞恥感。
葉婧能在身處遠郊的情況下,将婚姻之事設計得如此成功,大半的功勞,想必都得歸功于容氏。
“嗯,事情既已發生,不論原因為何,安之作為男人,都應承擔起全部責任。你們夫婦放心,朕也會給予你們女兒一些補償的。”皇上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人群中猶自皺眉伫立着似乎還未完全緩過神來的葉康平,擰眉道,“怎麽,葉愛卿不滿朕和太後這安排,不舍令愛嫁入皇家?”
葉康平眉頭一顫,忙躬身垂眸:“臣……不敢,臣……謝主隆恩!”
皇上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太後看了一眼諸皇子所坐的方向,再次道:“皇上,你這做父親的,不能偏心,既已說到這事兒上,幽兒的事兒,也該一并辦了。”
幽王也要休妻再娶?
葉娴側眸,看了一眼挺身而坐神情未見波瀾的幽王,又看了一眼遠處聞言後俱都坐直了身子的貴女們。
與上次提到文曜之娶妻時驚恐回避的态度截然不同,此時的她們,神情間都透着隐隐的期盼。
看來,這位表面一臉和氣內裏卻不知壞到了什麽程度的幽王,在這一衆貴女裏,比冷面王吃香多了。
“兩年前他帶着妻兒鎮守北疆,他媳婦兒卻因為受不住北疆冷寒而病逝。如今他替她守節已兩年有餘,不能再身邊沒個知冷知熱的人了,何況輝兒如今也到了需要人教導的年紀,不能再成日同奶娘侍婢們混在一起了。”太後的話中,若有似無地帶着幾分對幽王的稱贊。
話聲一落,葉娴才終于明白,幽王非但不是她所認為的冷性絕情休妻再娶之人,反而早在衆人心中樹立起了重情重義愛國愛家愛妻的好男人形象。
而太後的話,也引起了皇上的共鳴。皇上看了一眼幽王,又掃了一眼滿殿之人,點頭道,“母後可有合适的人選?”
太後的視線往一衆命婦夫人那個方向掃了一眼,道:“本宮那日觀左相大人幼女行事頗有章法,為人也和善大度。但因左相夫人一事,這婚事必要再拖個兩三年……文遠候家的雲兒也不錯,她雖然年歲小了些,但年歲小也有年歲小的優勢,有些事情不想那麽多,反而能做得更合人心。再有蘇大人的女兒也不錯。不過,這都是本宮的看法,具體如何定奪,還得皇上你拿主意。”
“嗯,有其父必有其女,朕相信她們一個個都很出色。”皇上顯得很贊同太後的話,略一思慮後,大聲向着衆人道,“中秋宮宴,朕本是有意替幾位皇兒選妃的,不料後來有事耽擱,選妃一事只能暫時作罷。本來朕還想着專門選個時間與諸位愛卿共商此事的。既如此,朕今日便将幽兒、寧兒和靜兒的婚事一并定了吧。”
一句話,立時引得諸貴女均屏住了呼吸,坐得越發端正筆直了。
幽王重情,寧王和善,靜王俊美多才,三人均是文昌國最頂尖的青年才俊,早已于不知不覺間俘獲了不知多少名門貴女的心。
上次中秋宮宴前她們一探知消息,便開始了暗中的準備與較勁,都希冀能得皇子垂青,被皇上看中,踏上那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王妃之位。
此時見皇上的目光掃過來,她們只覺得心都跳到嗓子眼兒上了。期盼着皇上心中的人選之一,可能是自己。更生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失了分寸,使得可能原本屬于自己的姻緣泡了湯。
被太後點了名的陳花蘭、姚雲兒和蘇清麗三人,更是不自禁地咬緊了唇瓣,雙手攪着帕子,心裏忐忑得厲害。
“左相之女大方得體,年歲與寧王相當,兩年後成婚,最是合适。雲兒善良細心,幫着照顧輝兒,朕最放心。蘇愛卿之女恬靜乖巧,才藝雙馨,與靜王最是相配。”幾乎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皇上竟然完全采納了太後的意見,只将她點評的三位貴女分別指給了七皇子寧王、四皇子幽王和八皇子靜王。
這樣的結局,連太後自己聽後都驚詫地看向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