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2 章 碰到債主了

“可有傳說裏面有什麽寶貝?比如……什麽關乎國運之物?”抽着額角看着安銘浩揪着樹枝險險穩住身形,葉娴再次問道。

結合詩意,又恰好真有鳳凰臺這個地方,她便忍不住猜測,武靈木他們來此的目的,會不會是想将鳳凰臺上的某個東西盜走,繼而達到他們的某個意圖?

“寶貝?倒沒聽說。”安銘浩捋了捋被樹枝挂破的衣衫,頓時又被其上的臭味惡心得差點吐了出來,對上葉娴詢問的眼神,又只得強忍着吐意回答,“不過,說到關乎國運之物,我倒是想起一個東西來……”

在他幾欲作嘔斷斷續續的講述下,葉娴對兩年前原主只從別人口中聽說過的兩國議和一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原來,兩年前,葉康平領着文昌國将士與武昭國人浴血奮戰兩天兩夜後,終于取勝,逼得武昭國不得不簽下休戰協議。

不過,兩國休戰時曾斷劍結盟,并且共同約定,各自将斷劍的一截供奉于本國之中,以見證兩國之好。文昌國為表鄭重,更是将斷劍供于皇陵正中的鳳凰臺上,還派了專人看守。

所以,一直死心不改的武昭國,上次欲借使臣李羅之死挑事的計謀失敗,此次是又想借那截斷劍做文章,重挑兩國戰火嗎?

那這封信又是何人所書?如果單單是武昭國人自己的想法,又何需懷揣一封信這麽多此一舉?

可如果是文昌國人寫下書信與之合謀,那寫信之人又是誰……真的會是幽王嗎?

盯着手中的書信,想着自己的猜測,葉娴的神情越發凝重。

他堂堂文昌國皇子,排除異己打壓兄弟,以達到觊觎皇位欲登九五至尊之位的做法還可以理解,若是真聯合武靈木重挑戰火的話,他可有想過,會給文昌國和文昌國百姓帶來怎樣的創傷?

“你可有辦法将這封信盡快交到文曜之的手上?”三兩下将紙折好,看了一眼地平線上剛剛冒出頭來的太陽,葉娴轉身滑下了野樟樹。

縱然她對他已徹底失望,對他的人品充滿了懷疑。但他的智商和處事能力,她卻無法否定。

得到此信的他,能想到的一定會比她更多更遠。應該怎麽做,他也一定比她更清楚。

“當然有辦法,你忘了我的小黑嗎?”安銘浩也跟着爬下了樹,勾着食指吹了幾聲腔調古怪的口哨後,一只黑漆漆的烏鴉扇着翅膀落在了他的肩頭。

在葉娴還在懷疑它會不會像它的主人一樣不靠譜時,安銘浩已一把從她手中将信紙奪過,将多餘的部分撕去後卷成一個紙卷兒,又從身上撕下一個布條兒,将紙卷兒纏在了小黑的一條腿上,拍了拍它的翅膀,“去吧,去找你的小烏吧。”

小烏?

大概就是那天在馬車上方盤旋的另外兩只之一吧?這名字取得,還真是随性。

看着小黑無聲翺叫展翅飛翔的模樣,葉娴無力地揉了揉眉心:“走吧,我們也得想辦法盡快回去。”

雖然她也不想再回到那個令她傷心又氣怒的地方去,但她的所有家當都在那兒,更得把因為她的又一次一夜未歸不知擔心成什麽樣的柳綠和翠兒也給帶出來。

至于安身之所……

暫時,她并不想離開京都。既然賺夠經驗值就要離開,她又何必再辛苦地帶着柳綠她們去适應一個新地方。何況,這兒還有張青能幫她。

只是她沒有想到,這一趟回程之路,竟會因為她的身體情況和其他種種原因的耽擱,走了足足五天。

五天後,坐在破舊的牛車上,看着前方逐漸清晰的高大城門,一身粗布衣衫挽着個丸子頭的葉娴,頓時淚流滿面。

她葉娴,終于活着又回到了京都。

“這一路上那些趕車的實在都太可惡了,一聽到咱們身上沒帶銀子,竟直接就将咱們趕下車。一個個這麽勢利,遲早營生做不下去……”

坐在前面的安銘浩猶在晃着路邊折下的樹枝,獨自氣憤着一路上受到的冷遇,葉娴卻聽得額角抽抽。

長這麽大,她還是第一次聽說跑路連路費都不準備的。他口口聲聲說帶她離開,身上卻連一文銀子都沒帶。好在路上還遇到不少好心人,給他們提供吃的穿的住的不說,還有人拿出家當給她買了不少藥材。

若不是得這麽些淳樸又熱心的陌生村民們相助,她們此時怕早已凍成了兩根冰棍兒。

“這位公子也別太過生氣。這年頭,讨生活的都不容易。人家不載你們,必定有他們的難處,說不定是想多載兩個客人,賺點養家糊口的小錢。”駕着牛車的五旬老漢聞言側頭看了他一眼,笑着道,“不像小老漢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載上二位貴人入城,也不影響我到如意脂粉鋪幫東家催債。”

“你到如意脂粉鋪催債?”葉娴眉頭跳了跳,收回的目光定定地望向老漢,既有驚愕,又帶着幾分了然,“如意脂粉鋪欠你東家很多銀兩嗎?”

雖然仔細算下來,離葉康平當初填平鋪子裏的帳不過三月有餘,但她知道,有容氏和葉婧母女在背後使壞,虧帳欠債是早晚的事。

只是,讓她有些意外的是,等了這麽久,那如意脂粉鋪的吳掌櫃的,竟到現在都沒主動找她。她又因着一連串發生的事,暫時無暇詢問。

倒不想,今日陰差陽錯,她竟與自己的債主夥計同行了一路。

“足足二百多兩呢。呵呵,小老漢瞧着二位便是身份尊貴之人,那二三百兩銀子對二位來說可能不算多,但對我們也就做點香料買賣的東家來說,卻不是個小數字。在小老漢眼裏,那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啊,算上這一回,東家連同着小老漢,統共跑了足足八趟呢。只是……唉,這年頭,要債的倒成了孫子,反倒那欠債的成了爺,還得你求着哄着。人家一不高興,連門兒都不讓你進。”

老漢無奈地搖了搖頭,拿起鞭子剛想往牛屁股上抽下,一擡眼見着對面的招牌,忙又一把扯住牛繩,吆喝着将牛車停下,跳下車後向着葉娴和安銘浩抱歉地道,

“二位貴人實在對不住,對面那家旁邊連着茶館的,就是小老漢說的如意脂粉鋪,東家催得緊,暫時只能載二位到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