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多災海魇 (十一)

第141章 多災海魇 (十一)

屏風後的易微悄悄探出頭來, 向堂外張望。只見前來聽審的濟南府百姓已經将衙門口的臺階擠滿了,連院外的泡桐樹上也趴着幾個人,擠擠挨挨, 像是樹上結出的巨大卻幹癟的果子。她嘆了口氣, 目光移回堂下的男子臉上。

這名男子約莫三十啷當歲,破舊的衣衫疲憊地貼服在身上,似乎一陣微風就能讓它們徹底剝落。與他的落魄窮困所不同的是他頗為英武俊朗的眉眼,尤其是一雙秀目,既有男子的倜傥之氣, 又兼具女子的柔婉多情,讓人忍不住多瞧上幾眼。

“倒是有幾分面熟啊……”易微小聲嘟囔道。

堂上的沈忘一拍驚堂木,朗聲問道:“堂下何人,報上名來。”

“小人南铮, 是涉案女子南菀的兄長。”

此言一處, 堂下圍觀的百姓們起了一陣騷動。

“噢!是不是那個貨郎啊!”

“應該就是!這是聽說妹妹家出事回來奔喪的吧?”

“哎……真是苦命人啊……”

堂下的議論聲頗為嚣嚷, 沈忘和南铮卻仿佛沒有聽到一般, 尤其是南铮, 面沉如水, 莫名有一種視死如歸之态。

“南铮, 你方才敲響了登聞鼓, 有何冤情,盡可道來。”

南铮大着膽子擡頭, 看了一眼高堂上端坐的男子,心一橫高聲道:“舍妹冤枉,那殷擇善并不是舍妹所殺!”

“哦?”沈忘意味深長的傾了傾身子, 越過厚重寬闊的案桌看向堂下跪着的南铮,“若不是南菀殺的, 那兇手又是何人?再說,南菀自己都已然認罪,你又憑什麽替她伸冤呢?”

南铮被沈忘這一連串問題問得心跳如擂鼓,懇求道:“大人,能否準小人見舍妹一面?”

沈忘緩緩搖了搖頭,道:“本官也不欲與你為難,但為防串供,在你交待清楚之前,你與南菀不得見面。”

“這……”南铮明顯是慌了,無助地看向堂上的幾人。在黃秀才讀出貼在城門上的告示時,隐匿在人群中的南铮就已經徹底失了方寸。他随着激憤的人流湧向歷城縣衙,憑着滿腔的孤勇與悲憤敲響了登聞鼓,可究竟要說些什麽,舉證些什麽,他竟是沒有做出絲毫的考量。

“你若是想要救她,就要說實話。既然你知道她并非兇手,又何必遮掩呢?”堂上的沈忘開口了,聲音格外低沉柔和。

“是啊,南菀姑娘還……還等着你救她呢……”霍子謙也開口了,只不過他的眼神別扭地飄向了一邊,手中記錄的湖筆也僵硬地懸在半空,他似乎在躲避着什麽。

南铮聞言,胸中的憤懑與悲涼再也掩藏不住,盡數傾吐而出。

父母雙雙離世那年,他只有十歲,而南菀卻還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嬰兒。他随着流民一路北上,背上只有一個輕飄飄的包裹,懷中卻抱着沉甸甸的希望,南菀就是他的希望。流民的隊伍輾轉來到濟南城外,南铮卻是再也走不動了。

為了防止流民□□,濟南府全城戒嚴,城門緊閉,唯有在每日午時,由城內的官軍給城外駐紮的每位流民施以稀粥一碗,粗糧窩頭一個。兩者之間似乎維系着一種微妙的平衡,流民只求不死,而城內也只求不亂,就這樣鬧哄哄的流民在濟南府外駐紮了半月,方才棄城而去。

在最後的幾日,城內官軍施舍的粥湯越來越稀,窩頭也越來越小,流民們争相搶食,毆鬥不斷,像南铮這樣沒有父母長輩保護 ,還不得不養活一個嬰兒的孩子無以為繼,只有平躺在一叢蒿草中等死。

他将吃食盡數留給了南菀,用泡軟了的窩頭一點點喂到妹妹的小嘴裏,喂完就将南菀抱在懷裏,而自己則又躺回到那片雜亂的草叢間。身強體健些的流民不願再做那溫水中烹煮的青蛙,借着半月來休養生息的體力,重又踏上征程。而那些老弱病殘,無力上路的人,則被丢棄在城外。清冷的月光照在他們幹癟而平展的身體上,像照着一攤攤無人撿拾的垃圾。

也許,的确是這兩兄妹命不該絕,在南铮的意識即将消散之際,他聞到一股惡臭向自己靠近。他微微睜開沉重的眼皮,看到一個背着竹筐撿拾糞便的老人。因為極度的饑餓,那老人的面目他已然看不真切,可老人神态中隐約的關切卻還是讓南铮用盡最後的力氣,将懷中的南菀向老人的方向舉了起來。

老人略一猶豫,便接過了襁褓中小小的嬰孩兒,放進了裝糞的筐裏。南铮疲憊地笑了,剛準備閉目待死,卻被老人猛地搖晃了兩下,只聽老人低聲道:“小夥子,可不能睡,你也爬進來,我背你進城!”

老人看上去瘦弱,可雙手卻如鷹爪般緊緊鉗住了南铮的肩膀,也鉗住了他即将消散的生的意志。南铮不敢多言,拼盡全力翻進那臭不可聞的竹筐裏,老人喊了一聲號子,腰背用力将二人背了起來。

為防流民□□,濟南府是嚴禁流民進城的,這拾糞的老人背了兩個流民入城,若是被官軍發現,只怕吃不了兜着走。好在因為竹筐實在惡臭不堪,連守城的官軍也懶得檢查,捂着鼻子擺着手就讓老人入了城。

透過竹筐的縫隙,南铮看到那差點兒成為自己墳墓的蒿草越來越遠,最終被隔絕在厚重的城門之外。他鼻子一酸,抱住軟乎乎臭烘烘的妹妹,無聲地哭了出來。

正因兄妹倆這段難忘的童年往事,他們自小就比其他的兄弟姊妹要更加親密。長兄如父,南铮對妹妹的疼愛中更是摻雜了如同父親一般的深厚情感。拾糞老人又在這搖晃的人間掙紮了數年,溘然長逝,将一棟搖搖欲墜的草房留給了兄妹倆,還有一輩子吃苦受累積攢下的碎銀幾兩。

為了支撐兄妹二人的生計,南铮做了貨郎生意,整日裏來走街串巷,周圍的幾座縣城裏都布滿了他丈量的腳步。他一邊賣貨掙錢,一邊瞪大了雙眼替妹妹的終身大事打算着。南菀自小就是個美人坯子,當他們還混跡在流民隊伍中讨生活時,正是因為南菀這張讓人不忍拒絕的小臉兒,每一個有奶水的女子都願意接過南菀喂上一陣兒。而這張臉随着時光的雕琢,愈發美得石破天驚。

南铮對自己的終身大事并不在意,可南菀卻不同,她是南铮的希望,是南铮視若珍寶的妹妹,所以南铮絕不會輕易将妹妹嫁出去,他要替妹妹尋一個如意郎君,讓妹妹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

就這樣挑來選去,南菀的年齡逐漸大了,而這金龜婿卻自己跑上門來。殷擇善是南铮這輩子見過最有錢的人,也是最大方的人。只是在市場上遙遙望了一眼,無數金銀首飾與佳釀珍馐便山呼海嘯般湧向了南氏兄妹小小的草房,送到最後,兄妹倆幾乎連站得地方都沒有了。

“哥哥覺得,這殷大狀,行。”

南铮的一句話,便為南菀定了終身。妹妹出嫁的前幾日,他将殷擇善送來的聘禮盡數換成了金首飾,悄悄放在妹妹簡單的嫁妝的最下層。他願意傾盡所有,換妹妹此生再也不為錢財憂心。妹妹成了殷府的少奶奶,而南铮依舊是那小小的,走街串巷的貨郎。

然而,南铮卻沒有想到,很多時候,能用錢財買到的都不算珍貴,人亦然。

自南菀大婚之後,南铮從南菀寄來的書信中,輾轉了解到殷擇善其人。嘆息有之,躊躇有之,但南铮卻并不覺得後悔。畢竟南菀終于擺脫了他恨之入骨的貧窮日子,成為了不需再為錢財所擾的高門大戶的少奶奶,就算這殷大狀再惡貫滿盈,這錢財總是真的吧!

可最近的一封信,卻讓南铮的擔憂到達了頂峰。妹妹在信中輕描淡寫的一句“多有龃龉”,讓南铮再難安寝。走街串巷的他早就聽說了裴柔的案子,也知曉了殷擇善收黑錢幫裴氏夫婦撤訴的事情。他太了解妹妹正直慈悲的性子,也知道這次殷擇善觸碰了妹妹的底線。因此,他決定親自登門,為妹妹妹夫開解矛盾。

他趁着暮色四合之時,敲響了殷府紅彤彤的大門。他不想讓鄰居們看輕了南菀,有他這般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的哥哥,是以連敲門聲都顯得理不直氣不壯,如同掩耳盜鈴的賊。

妹妹卻是格外欣喜,數月不見,妹妹愈發清瘦了,眼神裏也多了未出閣之時不曾有過的憂郁與悵惘,他的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

“菀兒啊,近些日子過得好嗎?妹夫,還沒回嗎?你怎麽還戴着這舊簪子啊,換成金的多好,你們殷家又不差這個小錢,讓哥哥看着心裏難受。”南铮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南菀,将多日來的擔憂與叮咛連珠炮似的說個沒完。

南菀只是看着他笑,不斷地将各色糕點往他手裏塞着。

“這麽漂亮的點心,我吃糟蹋了……”南铮有些憐愛地低頭看了看手裏的糕點,又小心地将它擺回到盤子裏。

“菀兒,妹夫呢?”南铮再次柔聲問道。他感覺到了妹妹的逃避,但是他可不會忘記自己登門拜訪的真正目的。

南菀看着兄長擔憂的眉眼,強打精神笑道:“他呀,平日裏忙,我也不多過問的。”

“也是……”南铮有些緊張地搓了搓手,“那我今天來是不是太唐突了,不合适啊?”

“哥你說什麽呢?你不見他,見見我不也是好的?”南菀嗔怪道。

南铮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笑意,沖淡了他的緊張與不安,他剛欲開口,卻聽門外響起如同炸雷般,混亂而急促的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