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5 章 陛下的年紀可比我們的父親都要大
“夫君,婉悠才回我們身邊沒兩年,我不想将她送去宮中,當今皇後賢德是真,但婉悠大好年華,在宮中蹉跎一生,我于心不忍。”
洛詩柔看着桌上的飯菜,沒有一點胃口,就連平日裏喜歡的菜都吃不下。
“你安心,這次雖說是舉行選秀,但陛下不欲往後宮納人,只為給皇親貴胄們挑選合适的正妃或側妃人選,将婉悠選進後宮這樣的事,陛下不會。”
唐正天往妻子碗裏夾了菜,語氣溫和地跟她解釋着陛下舉辦這次選秀的初衷。
“就算是不入宮,我們女兒一旦參加選秀,難免會被哪位王親看上,若得了陛下親自指婚,屆時不能抗旨,只能稀裏糊塗嫁過去,對方不見得就适合我們的婉丫頭。”
洛詩柔焦急着,越說心裏越慌,擔憂地拉住唐正天的手。
“夫君,興許可以在禮部那邊打點關系,讓我們女兒不被選上?”
好容易才将流落在外的女兒尋回,洛詩柔想讓她所有得到的都是好的。
別說是将來夫妻不和睦,唐婉悠只是皺一下眉頭,洛詩柔都心疼的很。
唐正天反握住洛詩柔的手,安撫地摩挲着她的手背:“夫人安心,且不說陛下幾位皇子都已成親,都立了正妃,相府嫡女,哪有去與人為妾的道理?”
別的不論,就與皇帝的交情,唐正天心裏還是有底的。把相府嫡女指為妾室,除非皇帝是有意打壓相府,不然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而今皇室中,沒成親的王親貴族乃是少數,身份、年紀大多配不上,婉丫頭參加選秀,就是走個過場,就算陛下真有心指婚,也會先問過我這個做父親的有何想法。”
唐正天說着,輕捏了捏洛詩柔的臉,兩個人成婚多年,感情仍舊恩愛和睦。
得了唐正天一再保證,洛詩柔這才放心:“只是走個過場便好,我還真舍不得女兒。”
春天的風吹到京城,冰雪消融後,京城又露出原本的色彩,青綠的瓦檐、嫩綠的新葉,還有開了滿城的迎春花,無不昭示着寒冬的消逝。
唐婉悠為選秀一事心煩,天氣一好,就下了帖子将沈傲雪他們幾個約出來游玩。
初春天尚寒涼,風卻不刺骨,這種時節泛舟游湖,別有一番滋味。
不過唐婉悠此次選擇游湖,不是貪圖湖上好風景,而是因為她們說體己話不會有人聽見。
“你們都聽說了陛下要選秀一事不曾?”幾個人才到畫舫裏坐下,沈傲雪就不安道。
“我們的名帖都已經遞到禮部,哪裏還有不知道的?”周瑤懷裏抱着一只貓兒,她的神情平靜些,可閃爍的眼神暴露了她內心的顧慮。
她們幾個玩在一塊的,恰巧都沒有定親,又都在選秀的年紀,得知要舉辦選秀大典時都有些慌。孫毓秀往日裏話最多,今兒也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這可怎麽辦?我們該不會要被選入宮裏吧?深宮規矩多不說,還悶,況且……”孫毓秀壓低了聲音,“陛下的年紀可比我們的父親都要大。”
幾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小聲議論,還時不時從畫舫的窗戶向外瞧一眼。
自唐可人死于大火,往後所發生的事,大多是唐婉悠上一世不曾經歷過的。
即将發生的事不再在自己的可控範圍之內,唐婉悠說不慌是假,但也知道當今聖上為人并非沉迷女色的君王,且年近古稀,将大臣的女兒納入宮中,不是拉仇恨麽?
“你們放心,陛下才病愈,不會輕易往後宮納妃,這場選秀,陛下興許有別的目的。”
唐婉悠說出自己的猜測,沉吟道:“只要不是我們自己願意或是家中極力舉薦,陛下想來是不會選我們為妃,你們也別太擔心。”
見幾位女娘的神情還是不安,唐婉悠失笑:“你們想想,當今聖上難道是貪圖女色之輩?”
當今聖上後宮中的妃子,比之以往幾任君王,妃嫔人數是最少的。
皇帝登基這麽多年,不曾聽說過他格外的寵愛誰,他的精力,更多是放在朝政上。
“也是,我們左右是要參加選秀的,現在想太多也無濟于事,只會徒增煩憂。”
周瑤心思豁達,聽唐婉悠這麽說,不禁莞爾,稍加思索也就想開了。
“你們看,那邊有一顆桃花樹,早春就開了,在滿城的迎春花中,顯得可真清雅。”
為轉移她們的注意力,唐婉悠将腦袋探出窗外,指向一條石橋邊花開得正盛的桃花樹。
幾位女娘順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就見橋頭的桃樹果真開了花。
黃色的迎春中夾着一株粉色的桃花,那景致美得教人移不開眼。
“又過些時候就是換桃符的日子,恰巧我的桃符舊了,盼着将來的事,心情也跟着好了許多。”孫毓秀趴在窗柩上,托着腮笑道。
聽到桃符二字,唐婉悠的面色卻僵了一瞬。
上一年,她就是與竹子她們外出游玩時,在橋邊遇到了喬裝的攝政王。
當時她覺得那人怪可憐,就把自己的桃符贈給了那人,殊知那人是攝政王!
要命的是之後攝政王一直将那枚桃符随身攜帶,她回回見了都覺得好不尴尬。
此時攝政王府內,陸時淵才得知皇帝要舉辦選秀大典的消息。
“你确定事情已經定下?”陸時淵不過在府中休息了幾日不去上朝,不料連選秀的事都出來了,要不是湯臣說他還不知。
“是,禮部那邊已經開始準備,且擇定了選秀的吉日。”湯臣這會也頗為震驚。
“怎麽會。”陸時淵合上手裏的書,皇兄為人他深知,他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選秀,多半不會是為了充盈自己的後宮。皇兄的心思,興許是想為幾位皇子選側妃?
想到幾位皇子要選側妃,陸時淵第一位就想到如香饽饽一般的唐婉悠。
幾位皇子心思都不簡單,光是唐可人那件事,就可窺見一二。
皇帝對幾位皇子多有不滿,當然不會把丞相嫡女指給他們為側妃,但陸子初他們會不會老實聽從皇帝的安排,就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