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永樂入宮

第二天天還沒亮,永樂還沒有睡醒,暖冬就來敲門了。

半夢半醒的永樂一邊打呵欠一邊開門,揉着眼睛問:「怎麽這麽早?天還黑着呢。」

四周靜悄悄的,一點聲音都沒有。平時永樂屬于起床比較晚的人,通常都是被院子裏大家的練武聲吵醒的。今天睜開眼睛,不但聽不到半點聲音,而且天空還是一片深藍色,實在提不起精神穿衣服。

暖冬說:「不早了。等你收拾完,我們出門,天應該就快亮了。我倆不能被別人看到從柳院裏出來,會穿幫的。」

「好嘛,那你等我一下。」永樂揉了揉眼睛,走回房間穿衣服。

暖冬跟着進屋,幫永樂疊被子。永樂被人伺候慣了,倒是不和她客氣。

大概兩刻鐘後,兩人正式出門。這時東方天空果然已經泛起一層魚肚白,不過院子裏面依然沒有半點聲音。拼命豎起耳朵的話,倒是可以聽見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公雞打鳴的聲音。

「出發吧。」暖冬帶永樂向大門走去。

一路上靜悄悄的,似乎大家都在熟睡。

永樂嘀咕道:「雖然早就說好不為我倆送行,但是大清早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走了,心裏好寂寞啊。」

暖冬安慰她道:「不要擔心,以後還能回來嘛。」

還差最後一個拐彎就能看到大門了。暖冬牽着永樂的手說:「笑笑,快點。」

永樂依舊是那副睡眼惺忪的樣子,揉揉眼睛說:「知道了。」嘴上答應着,但是腳步依舊慢吞吞的。

就這樣繞過了最後一個拐彎,暖冬突然停了下來。

「怎麽了?」永樂見暖冬突然不走了,下意識放下揉眼睛的手。

「教主、哥,你們怎麽都來了?」一向沉穩的暖冬,此時聲音中忍不住透出幾分欣喜和激動。

永樂睜大眼睛一看,只見門口擠滿了人。大家穿得整整齊齊,精神抖擻,一看就知道比永樂起得早。永樂這時才明白,難怪院子裏面靜悄悄的聽不見半點聲音,原來大家不是在睡懶覺,而是集中在這裏為她倆送行呢。

「暖冬,笑笑,入宮之後萬事小心。」楊寒城走上前來,握住暖冬的手,鄭重叮囑。

暖冬點頭道:「哥,你放心吧,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和笑笑。就算東窗事發,也絕對不會連累大家。」

「還沒出發就說這麽不吉利的話,我怎麽放心讓你走。」楊寒城豎起眉頭瞪了暖冬一眼。

暖冬急忙改口道:「是我不對,不該說不吉利的話。我和笑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

永樂也跟着點頭說:「楊大哥,放心吧,我們知道照顧自己。」

剛見面的時候,永樂覺得楊寒城長得很兇,有些害怕與他說話。但是經過這幾日的相處,才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非常體貼的人,而且辦事穩妥、滴水不漏。說句心裏話:他比金絲燕更有教主的風範。

這時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地說道:「暖冬,宮裏人心不古,你一定要保全自己。」「笑笑,你一定要聽暖冬的話,不要惹事。」「暖冬,遇到危險就馬上逃出來,我們保護你們。」「笑笑,你性子太松散了,入宮以後可要警醒點。」

聽着他們你一句我一句地叮囑,永樂心中暖暖的、鼻子酸酸的,忍不住想哭了。

雖然與他們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們全都非常照顧自己。吃飯的時候,總是把好吃的東西讓給自己;看到自己提水提不動,還會主動上來幫忙。雖然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但是對于永樂突然從雲端落到人界的「前公主」來說,全都是暖洋洋的心意。

「教主,那我們就出發了。」暖冬牽着永樂的手,向金絲燕告別。

金絲燕混在人群中,剛才大家七嘴八舌告別的時候,他一直站在門口附近,沒有走近,也沒有張嘴。這時暖冬主動帶永樂向他道別,他才擺出教主的氣勢說:「出了這道門,我們彼此之間再不認識,凡事就要靠你們自己了。入宮以後事事謹慎,步步當心。每一步都要走穩,不要急于一時。」

暖冬應道:「謹遵教主教誨。」永樂跟着暖冬的樣子學了一遍,但是學得不倫不類,把大家都逗笑了。

金絲燕指了她一下,半開玩笑地說:「最不放心的就是你。記住我交代你的事情。」

永樂撇了撇嘴說:「記住了。」

這時其他人都交換了一下眼色,因為他們都不明白金絲燕到底交代了永樂什麽事情。不過教主就是教主,他不明示,其他人也不方便多問。

楊寒城道:「時候不早了,你們出發吧。」說着便招呼大家從門口讓開,為她倆放行。

從大門出去的時候,暖冬十分謹慎地把門推開一條小縫,左看右看,确認巷子裏沒有任何人經過後,才帶着永樂走出去。她倆前腳剛一離開,柳院的大門就關上了。

聽見身後傳來輕輕的阖門聲,永樂依依不舍地正想回頭望一眼,但是暖冬卻低着頭,拉着她快步向前走去,邊走邊說:「不要回頭。從現在開始,你我便與這裏沒有任何關系。」

永樂心中沉甸甸的,下意識夾緊了挎在胳膊上的包袱。腦海中只有一個聲音:終于要回宮了……

來到宮門處時已是卯時六刻。這裏早已聚滿了人,都是這次從各地征來的宮女。年紀大的與永樂相仿,十六歲左右;年紀小的,看上去大概只有十二三歲。個個都長得十分乖巧,有些是家人送來的,站在牆角附近依依惜別;有些是自己來的,早早地站在報名處外排隊。

永樂和暖冬來得比較晚,報名的隊伍早已排成長龍了,她倆站在隊伍的尾巴上。

永樂好奇地問道:「暖冬,你說這有多少人?」

「大概一兩百個吧,待會兒恐怕還會再來一百多個。朝廷宮女每三年一屆,每屆三百餘人,做滿六年才能出宮。」暖冬說話時把聲音壓得很低,不想惹人注意。

偏偏永樂不注意這些,伸長脖子向前望去,一眼還望不到頭,忍不住嘆了一聲:「好壯觀啊。」

暖冬急忙拉了她一下,低聲道:「別看了,不規矩,宮裏不喜歡好奇心太旺盛的人。」

暖冬的聲音已經夠輕了,但是依然傳入隊伍前面一個人的耳中。那人轉過頭來,輕蔑地瞥了暖冬和永樂一眼,高傲地問道:「一看你們就沒見過世面,是從哪裏來的?」她的年齡大概也是十六歲上下,下巴比較尖,眼睛有些細,模樣生得十分妩媚,眼神看上去略顯成熟。穿的衣服比一般女孩高貴一點,袖口和領口上都繡了花,想必家境還不錯。

既然對方問到了,什麽都不說反而不太禮貌,暖冬只好回道:「來自三家嶺。」

「哼,果然是窮鄉僻壤的地方,難怪大驚小怪。」女子得意洋洋地炫耀道,「我呀,從小就在京城長大,皇宮早就見慣不怪了,今天總算可以進去了,我可是盼了很久呢。」

永樂低着頭,在心裏說:這有什麽好得意的,我從小還在這裏面長大呢。

可惜這話不能說出口,憋在肚子裏都快爆炸了。

暖冬見她想炫耀,就順着她的心意問了一句:「姐姐為什麽想入宮?」

對方正想說這個事呢,一聽暖冬主動問起,立刻迫不及待地說起來:「爹娘讓我入宮學點規矩,見見世面,以後可以嫁一個好人家。這宮裏最好的地方就是皇後所在的怡蘭宮,哦,現在已經是太後了。只要是入了怡蘭宮的宮女,不僅走在皇宮裏飒飒帶風,出宮以後也備受尊重。我有一個遠房的姐姐,以前就是在怡蘭宮裏伺候皇後的,後來出宮時,皇後将她指給了一個禦前侍衛。如今那侍衛已經升上二等了,全皇宮也就只有百來個人才有這個殊榮,所以我那遠房的姐姐也跟着享福。」

她還叽裏呱啦地講了一大通。暖冬興趣不大,淡笑着回應道:「祝姐姐天意眷顧,如願以償。」

「這種事情可不能靠天意,要『事在人為』。」說罷又高傲地「哼」了一聲,轉回頭去繼續排隊。

見她終于閉嘴,暖冬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對永樂投去無奈的眼神。永樂聳聳肩,輕輕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用這個動作告訴暖冬:「暖冬對不起,我以後再也不敢亂說話了。」

大概半個時辰後,永樂和暖冬終于排到報名處了。排在她倆前面的那個女孩正在太監處登記,永樂和暖冬偷看了一下她的名字,原來叫做「方碧玉」。直到這時,永樂才終于知道她剛才那句「事在人為」的含義。

「公公,求你把我分到怡蘭宮好不好?」碧玉偷偷給報名的公公塞過去一個玉镯子。

公公擡頭望了她一眼說:「姑娘,這事不歸我們管。入宮之後先學規矩,然後再由姑姑根據你們的能力和資質,決定分到何處去——你先進去吧。」嘴上這樣說着,手上毫不客氣地正想把玉镯子揣起來。

碧玉急忙拽着公公的手,賠上笑臉說:「公公,這镯子是假的,你還是還給我吧。」說罷搶過玉镯,一頭鑽進報名之後、宮女集合的房間去了。

公公盯着她的背影,皺起眉頭,悶悶不樂地吐了一句:「嘿,這丫頭。」

永樂忍不住捂嘴偷笑了一下。她從小見過不少珍寶,一眼就能看出來那镯子是真玉,雖然不名貴,但也不廉價。剛才碧玉一聽說公公幫不上忙,所以才急忙找借口把镯子搶回去,大概想留着以後賄賂姑姑把她分去怡蘭宮吧。

作者有話要說:宮女的年紀都稍微拉大了一點,不然一群十二三的小姑娘,還真不太好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