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微服私訪
自從公主死後,難辭其咎的衛影鴻由公主貼身侍衛降職為保護天養宮的一名普通侍衛。
雖然職位降低了,但是他的武功和忠心都是太後心中鐵打的招牌,所以這次才挑中他。
永樂直到出發前扶華年上馬車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此行衛影鴻也同行。
兩人視線相接的瞬間,永樂倉皇地低下頭,不自然地看着自己的腳尖。還好暖冬的注意力正在華年身上,沒有察覺到永樂的異常。
一行五人中唯一的男性衛影鴻充當車夫。
馬車由兩匹馬拉,車廂裏面有六個座位。三個座位順着進行方向,另外三個座位逆着行進方向。
她們只有一主三仆四個人,照理說位置應該很寬敞,但偏偏其中之一是地位極其尊貴的皇帝,一人便占據了順着行進方向的三個位置,前方挂着薄薄的竹簾,與坐在對面的三名宮女隔開。
如果有兩輛馬車便可以分開坐,但卻不得不再增加一名車夫。華年性格不嬌貴,唯獨不喜歡人多累贅,所以最後只趕一輛馬車出宮。
以前當公主的時候,永樂最盼望的就是出宮游玩,想方設法纏着衛影鴻帶她偷溜出去。
時過境遷,雖然身份早已不是從前的公主,但是對于宮外的向往之情依然不減分毫。當馬車穿過宮門,駛上通往京城鬧市的道路時,永樂興奮地伸長脖子,趴在窗邊,好奇地向外面張望。
初夏時節,不到正午陽光便明晃晃地照在路上。溫度雖然不高,但着實有些晃眼。宮門口的道路最寬敞,永樂還記得以前跟随母後去祭天的時候,八輛馬車并辔前行,前面三十多列儀仗隊開路都可以并排而行,可想而知有多氣派。
道路兩旁綠蔭很少,幾乎全是兩人高的白色圍牆。馬車行了大約一刻鐘,才終于漸漸聽見喧嚣的人聲。
京城不愧是京城,無論何日何時都熱鬧非凡。腳步匆匆的行人、推着貨車的販夫,形形色色的人在街上穿梭往來,腳步聲、說話聲、叫賣聲在日頭底下升騰成熱浪,一下子便把整座城市都襯得熱火朝天了。
永樂一來到人多的地方心情就變得特別好,兩只眼睛左瞅瞅右瞧瞧,恨不得再多長出一雙來。
然而坐在竹簾對面的華年卻與她形成鮮明的對比。
竹簾削得非常薄薄,被車窗外的陽光一照,便成了半透明的顏色。因此永樂可以隐隐約約地看見華年端端正正地坐在三個座位的正中央,雙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蓋上,背脊挺直,宛若一座雕塑似的一動不動。
華年平時也總是這幅樣子,不但話少,而且動作也不多,真像一個漂亮精致的瓷娃娃。
忽然,永樂忽然聽見竹簾後面傳來輕輕的低吟:「山外之山,樓外之樓……」要不是早就聽過這八個字,永樂肯定猜不出來華年在說什麽。外面喧鬧的人聲簡直就像波濤一樣不斷地往馬車方向湧來,幾乎快要馬車淹沒。
「崔姑姑,皇上在說什麽?」暖冬輕輕湊近崔心蓮的耳邊問道。
崔心蓮道:「山外之山,樓外之樓……你們這京城中,哪裏有這樣的地方?」
暖冬的耳力勝過永樂數倍,連永樂都能聽見的聲音,暖冬不可能聽不見。她之所以這麽問,就是為了要讓崔心蓮說出剛才那句話。
暖冬故意思索了一段時間後才說:「山外之山,樓外之樓,聽上去仿佛是一個遠離市集,稍顯僻靜的地方。」
金絲燕當初囑咐永樂,如果皇上猜不出那十二個字的含義,便讓暖冬想辦法引她過去。
後來永樂問過暖冬,暖冬點頭說她的确明白教主的意思。現在,想必暖冬正在想辦法把華年引往目的地吧。
崔心蓮聽了暖冬的話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後便掀開腦門後的一面小簾子,對前方趕馬車的衛影鴻說:「往城邊的方向去。」
到了正午,馬車來到靠近城門的地方。沒想到這裏的人一點也不比市中心少,而且身份很雜,大部分都是從外地趕來京城做生意的人。他們不僅人多,而且還推着車、趕着馬,行李堆得就像小山一樣。
看到這幅情景,就算華年不發話,崔心蓮也意識到找錯地方了。
既不是市中心,也不是城門口,那麽「山外之山」到底是什麽地方?
正在這時,暖冬指着不遠處的一家酒樓說:「崔姑姑,時候不早了,不如先伺候皇上午膳吧。」
永樂順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座三層樓高的酒樓巍然矗立于一片矮矮的平房之中。乍一眼望過去,真像一座小山一樣。想必崔心蓮正好與永樂想到一塊去了,低聲念了一句「山外之山」,然後說道:「那就先去用膳吧。」
那酒樓名為「悅來樓」,随處可見的名字,倒也不失親切。這酒樓不僅名字普通,就連裏面的設施也極為尋常,桌椅都略顯陳舊,想必是一間幾十年的老店了。
一樓的大堂中有很多庶民擠在裏面打尖。崔心蓮向小二要了一間位于三樓的清靜雅間。
他們四女一男個個标致,走在路上,本來就有點紮眼。為了不惹議論,便像普通人一樣,只點了六個尋常的菜。
等菜的時候,五個人都坐在桌子上,就像一家子兄弟姐妹一樣。然而當飯菜上齊之後,卻只有華年一人用膳,其餘人都站在旁邊伺候。要等華年吃完以後,才能讓下人填飽肚皮。
華年心裏挂念着神仙留下的十二個字,食不知味、神色黯淡,蹙緊的眉間鎖着濃濃的愁緒。
見狀,崔心蓮勸道:「皇上,你不要心煩,我們還有半天時間可以好好尋找。」
連永樂都聽出崔心蓮這句話只不過是在安慰華年罷了,其實一點線索都沒有。
華年輕嘆道:「心蓮,終究是無緣,還是不要再找了。」
咦?永樂頓時睜大眼睛,焦急地看了暖冬一眼。如果華年就此放棄,那金絲燕還怎麽入宮啊?
與永樂相比,暖冬鎮定多了。她對永樂使了一個「不要驚慌」的眼色。
正在這時,只聽門外悠然傳來一句歌聲:「山外青山樓外樓……」
歌聲飄渺,宛轉悠揚,因為隔着門和好一段距離,所有有些聽不真切。
永樂就像被雷擊中一樣,背脊一下子挺得筆直。華年和崔心蓮也一樣,一個放下筷子,一個轉身指着門口說:「快點把門打開。」
暖冬應了一聲,轉身推開門。這時,外面大堂中歌女的聲音才變得清晰起來。
她唱的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短短的兩句話,每一個字都拖得悠長悠長,長了好久才唱完。
聽到這裏,華年仿佛受到什麽啓發似的,站起來向窗邊走去。
因為他們正在悅來樓的第三層,地勢比周圍其他建築高出許多,有種「一覽衆山洩的感覺。站在這裏幾乎可以望見小半個京城。華年低頭俯視了一圈,目光最後落在一彎碧水邊。
其餘地方基本上都是平房,唯獨那裏富麗堂皇、盡是朱牆碧瓦、翹檐角的高樓。在陽光之下閃閃發光,煞是美麗。綠寶石般的碧水旁,停泊着三四艘精美的畫舫。那地方美雖美,但卻不似仙境般聖潔,而是透出一股奢靡浮華之感。
「那是哪裏?」華年指着問。
崔心蓮走過去,順着華年手指的方向望去。她也剛到京城不久,對此地并不熟悉,不過看到那種氣氛,心中隐約有一個答案:「大概是……」因為不太确定,所以并未一口說出來。
永樂嘴快,一下子接下話茬:「那裏好像是花街……」
一個月前,她與衛影鴻鑽進戲班子裝行頭的箱子裏溜出宮,無意中去過一趟。
這時,永樂恍然大悟,終于明白「山外之外,樓外之樓」的含義了。
想必那地方就是她與金絲燕初次見面的「萬花樓」吧!
聽了永樂的話後,華年低聲呢喃道:「西湖歌舞幾時休……就是那裏。」說到這裏,目光突然變得無比堅定,擲地有聲地說,「心蓮,我們到那邊去找。」
大白天花街關門閉戶,幾乎看不見半個人影。
馬車車輪的聲音幾乎響徹整條花街,顯得十分突兀。有些早起的莺莺燕燕,都好奇地從樓上探出頭來張望。
永樂活像小烏龜似的,把頭縮在車廂裏面不敢出來。她喜歡在人多的地方混在人群裏,所以不怕晚上來花街。然而現在,她完全可以感覺到整輛馬車都被來自各個方向的視線盯着,有一種萬箭穿心的感覺。
她還從腦袋後面的小竹簾縫隙中偷看了一眼衛影鴻,雖然看不到表情,只能看到一個黑乎乎的後腦勺,但是從那木頭棒子似的僵硬身體上可以看出,他肯定比自己更加尴尬。
馬車來到花街中心的時候,華年突然開口道:「心蓮,扶我下車走走。」
崔心蓮一聽吓了一跳,立刻勸道:「皇上,這地方行走起來不方便。」
然而華年卻是一個倔脾氣,生硬地說:「從現在開始,不許叫我皇上,改口叫我小姐。扶我下車走走。」
聽她語氣堅決,崔心蓮輕輕嘆了一口氣,起身正想掀開簾子。
誰料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東西從天上掉下來,落在車頂上,發出「啪」的一聲巨響,整個車廂都劇烈地搖晃了一下。
「怎麽回事?」永樂緊張地伸長脖子。
「保護皇上!」情急之下,崔心蓮忘了華年剛才的叮囑,依舊以「皇上」相稱。不過她語速極快,旁人大概根本聽不清她說的什麽。
「我去看看。」暖冬急促地說道,推開車門,正欲往外走。
就在這時,落在車頂上的那個重物突然滾動了一下,順着車頂掉到地上。
永樂只覺得眼前一花,下一瞬間就看見地上多了一團什麽東西。定睛一看,才發現那是活人,手腳還在微微抽搐。
那人不知道從什麽地方落到車頂,又從車頂滾到地上,想必傷得不輕。
突然,那人身下竟慢慢流出一股腥氣的液體,很快就在地上染紅一大灘……
永樂足足慢了兩拍才終于反應過來,指着那一抹鮮紅嘶叫道:「血,血,流了好多血!」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沒啥好看的東西,
所以吃晚飯時開始看新聞聯播了……
有一種突然回到小時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