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風波序幕

方碧玉随衛影燕來到蘭花園。早就知道怡蘭宮裏有這個地方,但是今天還是第一次踏進來。平時太後在這裏休息的時候,身邊只留屈指可數的幾名近侍伺候,有時候更是一個人獨坐閑樂。所以對于方碧玉這種初來乍到的小宮女來說,蘭花園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走在曲折的回廊上,蘭花的清香撲面而來,她忍不住好奇地到處打量。

不多時,終于來到太後所在的房間。衛影燕停在門口,讓方碧玉自己走進去。

四周一片幽靜,不見半個人影,方碧玉緊張得心髒撲通直跳,猜不透太後為什麽要見自己。她小心翼翼地向裏屋走去,隔着一道在微風輕拂下“叮鈴”作響的珠簾,看見太後靜靜望着窗外蘭花園的側臉。

方碧玉頓時倒抽一口涼氣,下意識停下腳步。她第一次離太後這麽近,而且還是兩人單獨相處,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太後發現了她的到來,轉過頭,看了她一眼,平緩地說道:「進來吧。」

心事重重的聲音中夾雜着幾分愁緒,在這個幽靜的空間中擴散開來。

方碧玉心口一緊,仿佛被太後低落的情緒感染,胸口也變得沉甸甸的。她提了一口氣,跪在珠簾外,鼓起勇氣說:「奴,奴婢給太後請安。」別看她在其他宮女面前自命不凡,但是面對真正的後宮之主時,依舊緊張得手足無措,連說話都結巴了。請安之後她一直垂着頭,心跳越來越快,腦海中閃過無數對太後召見自己的猜測。

太後輕輕說:「你進來吧。」

方碧玉頓時吓了一跳,不敢置信地擡起頭。

「哀家有話想湊近一點問你。」太後提示得更加明确。

方碧玉這才站起來,掀開竹簾,走進裏屋,怯怯地跪在太後三步之外的地方。說來奇怪,聽太後說了兩句話後,她心中的緊張感竟減輕不少。太後沒有她想象中那麽可怕。她忍不住偷偷擡眸打量太後,這時太後正巧也在打量她。兩人的目光一對視,她仿佛被雷擊了一下似的,猛地抖了一下。

太後輕輕笑了一下說:「你莫怕,哀家今天傳你來,只有幾句話想問你——聽說你兩個月前剛入宮?」

方碧玉遲疑了一下,誠實地答道:「是。」本以為太後嫌棄自己經驗不足,頓時有些緊張,誰料太後話鋒一轉,突兀地提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名字。

「你是否認識金笑笑?」

方碧玉頓時擡起頭來,驚愕地盯着太後,太後嚴肅的眼神令她更加迷惑。遲疑片刻後,她不敢有所隐瞞,如實回答道:「奴婢剛入宮在福秀宮學習禮儀的時候,正巧床位與她鄰近,又都在沈姑姑的調教下學習。不過後來她被選入天養宮後,便從未往來了。」她知道太後與皇上關系微妙,所以急忙撇清與天養宮的關系,擔心惹太後生疑。

不過太後關心的地方不是宮女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而是金笑笑這個人。聽說方碧玉曾與金笑笑鄰床而卧,太後的聲音忽然急促起來,忙問:「那你是否發現她有什麽奇怪的舉動?」

「奇怪的舉動?」方碧玉越來越不明白太後的意圖,努力回憶與永樂相處的那三天時光,輕聲低喃道,「談不上有什麽奇怪的舉動,但是奴婢總覺得她與常人不太一樣……」連方碧玉自己說不上來哪裏不一樣,隐約覺得她不像普通的平民之女,嬌貴、天真、涉世不深,必須有人庇護着才能活下來。不過這只是方碧玉心底隐約的感覺,目前還無法準确用語言總結出來,所以她一直沉思着,無法具體回答太後的詢問。

太後換了一個方向問道:「那她身上是否有什麽奇怪的東西?」

「奇怪的東西?」方碧玉再次陷入深思,自言自語般低吟道,「宮女入宮的時候都要檢查行裝,就算有什麽奇怪的東西,也早就被沒收了……」說到這裏,她驀然想起自己入宮時帶來的一個玉镯子。本想用這個玉镯子求人讓自己進入怡蘭宮,沒想到剛入宮門,在量身裁衣的時候被沈姑姑沒收了——沈姑姑就是後來教授梅園班禮儀的那位姑姑。

「對了。」方碧玉驀然擡起頭來,腦海中迅速閃過當初的那一幕,「她入宮的時候帶了一個錦囊,後來差點被姑姑沒收。她說那錦囊是她的傳家寶,娘親囑咐她帶進宮。姑姑見她可憐,便讓她把那錦囊留在身邊。」

話中「娘親」兩個字在太後心中狠狠刺了一下。太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以為永樂的話暗指是自己留給她的東西。

但其實那只是永樂一時心急随便編造出來的借口罷了。沒想到兩個月後,那句情急之下的辯解卻為她惹來大禍。

太後緊接着又問:「錦囊裏面裝的什麽?」語氣比剛才急促多了,而且愈發嚴肅。

方碧玉這時才發現太後面見自己的理由不是自己犯了錯,而是金笑笑的身份和錦囊疑點重重。所以她不再膽怯,聲音比剛才大了幾分,沉穩地說:「姑姑打開錦囊檢查的時候,奴婢無意間瞥了一眼,那裏面裝的好像是一塊玉牌。」

「玉牌?」太後微微挺腰坐直,平視前方,幽暗的眼波深處閃爍了幾下。「果然在她身上……」

「太後,到底出什麽事了?」方碧玉提供了一大通證詞,但卻不知道太後到底想問什麽。

太後嘆了一口氣,什麽都沒有說,只輕輕揮了揮手,示意方碧玉可以退下了。

方碧玉一頭霧水,比來的時候更加緊張不安。如果是別人,她肯定會纏着對方問個究竟,但是對方是太後,就算她再好奇也不敢多嘴,最後她只得乖乖行禮退出。

就在她剛要走出珠簾的時候,太後突然叫住她,沉聲叮囑道:「事關重大,你要保守秘密。」

方碧玉乖巧地應了一聲:「奴婢遵命。」但是心中始終無法釋懷,最後,不知道哪來的膽子,竟脫口而出:「太後,奴婢倒是有個辦法可以把錦囊搜出來。」話一出口立即後悔,但是為時已晚,太後已經聽見了。

「什麽辦法?」太後擡頭望着她。

方碧玉只好硬着頭皮說:「奴婢聽說今天新做好的夏裝就要發放給各個宮殿的宮女了……」

就是這初生牛犢多嘴多舌的的一句話,令方碧玉從一個普通的小宮女得到太後的賞賜,成為太後的近侍;也正是這句話,令永樂從一個普通的小宮女,淪為十惡不赦的逆黨,被打入天牢;同樣是這句話,揭開了日後收複青州的序幕。

但是在未來的歷史上,收複青州只是一場政治陰謀。

玄青教将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在最後的一場戰役中,被攻破的城池中血流成河,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玄青教從此覆滅,退出歷史的舞臺。

這一切就發生在不久之後——

然而現在身處禁宮深處的永樂,并沒有意識到風暴的接近。

歷史正在有條不紊地沿着注定的軌道,緩緩地向前發展,把所有人的命運都推向汗青中記錄下的結局……

永樂身為宮女的最後一天,依然像往常一樣,做着日複一日的工作,盡職盡責地伺候皇上。

那天一切都很平常,就連風都比平時輕柔,沒有半點不祥的征兆。

下午內務府送來了新制好的夏裝,一人兩套。永樂很久沒有穿到新衣服,剛剛拿到手的時候還很興奮,心想明天就可以穿新衣服了——但是事實上她沒有這個機會。

她把衣服放在櫃子裏,然後便與暖冬一起去木樨齋伺候皇上練書法。

還記得那是在登上木樨齋臺階的時候,暖冬突然拉住她說:「笑笑,我想起來了。」

暖冬的神情十分嚴肅,硬把永樂拉到角落裏面耳語道:「我終于知道為什麽我總是心神不寧——教主交給你的錦囊在哪裏?」

急促而又鄭重的語氣令永樂也跟着緊張起來。她警惕地答道:「我早就藏在房間裏了。」

入宮前,金絲燕交給永樂一個救命錦囊,告訴她關鍵時刻能活命,但是一旦提前打開就不靈驗了。事實上,永樂入宮的第一天,那個救命錦囊已經被沈姑姑當着衆人的面打開過一次。

所以,如今那裏面裝的已經不再是救命符,而是一道催命符。

永樂至今不知道那塊玉牌有何特別之處。不過裏面有一個「青」字,又在金絲燕手上,不難猜到應與玄青教有關。

暖冬應該知道玉牌的來歷,但是她沒有細說,只鄭重地叮囑道:「不能把它留在你身邊,馬上還給教主。」

「我也早就不想留在身邊了……」永樂輕輕嘆了一口氣。如果那玉牌真是玄青教的東西,而已經與玄青教脫離關系的自己,當然沒有資格保管此物。「不過現在時候已晚,不如我明天去太醫院的時候,順便把東西還給他吧。」

暖冬聽後點了點頭,但是後來她十分後悔。

有時候早這一步,晚這一步,一切就都不一樣了——而她們恰恰就晚了這一步。

作者有話要說:現在要開始緩緩進入青州篇了哈。

其實我還沒太想好,囧……

方碧玉未來應該是一個比較傳奇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