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二選其一

「絕好的機會?」華年冷笑,「朕知道你想說什麽。只是沒想到連朕身邊最親近的兩名宮女都是玄青教設下的圈套。如果朕開口為她倆求情,太後必定懷疑朕回宮之前就已與玄青教有所牽扯,不會善罷甘休。」

華年的顧慮并非杞人憂天,如果她此時站出來,難免外人不會猜測她與玄青教關系深厚。說不定就連玄青教行刺永樂公主和部分朝廷重臣的罪名都會落到她的頭上。到時候不要說救永樂,她自己都自身難保。

金絲燕說:「只要皇上有心相助,置身事外也能相助。」

華年擡眸冷漠地瞥了他一眼,似乎并不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金絲燕接着說:「聽暖冬說,皇上曾經禦賜給她倆一塊免死金牌。」

聽到這句話後,華年和雲中鹄同時倒抽一口冷氣。華年垂下眼眸,靜靜地深思片刻後,輕輕嘆了一口氣道:「沒想到當初用來收買人心的金牌,今日竟然遇到意外的用途。不是朕助她倆,而是天助她倆。」

聽華年話中的意思,似乎有意相助。金絲燕與雲中鹄對視了一眼,兩人同時松了一口氣。

就在這時,華年突然向雲中鹄投去警惕的目光,質問道:「你與玄青教有何關系?」

金絲燕急忙搶先答道:「他與玄青教并無任何關系,但是身為皇後,他願意與皇上同仇敵忾、同謀大計。」

雲中鹄吓了一跳,瞪大眼睛盯着金絲燕,直到這時才發現自己被金絲燕算計了,不停給金絲燕使眼色,讓他閉嘴。

但是金絲燕裝作沒看見,不但不閉嘴,而且還長篇大論地講道:「就算皇上以免死金牌為由,求太後赦免她倆,但是她倆畢竟是普通人眼中十惡不赦的玄青教徒。如果皇上顧念私情赦免她們,實在難以服衆。所以微臣鬥膽提出一個建議,請皇上為玄青教正名,還玄青教一個公道——玄青教并非邪教,而是一心想要收複青州的義教。玄青教已經做好準備,願意協助皇上收複青州。而皇後娘娘也會助皇上一臂之力,說服國丈和大将軍同意皇上收複青州之決定。」

為了不給雲中鹄插嘴的機會,金絲燕滔滔不絕地講完上面那一大通話,講完之後才給雲中鹄使眼色,讓雲中鹄趕緊點頭承認。來此之前,雲中鹄全然不知自己的任務除了說服皇上之外,還要說服父親和大将軍。他一時目瞪口呆,遲遲沒有做出反應。直到這時他才發現,原來金絲燕想用自己當皇上的定心丸,

金絲燕和華年的目光全都集中到雲中鹄的臉上。雲中鹄心情沉重,但卻無力辯駁。事已至此,為了救永樂,只得寄希望于皇上。況且收複青州不僅是皇上,而且也是他父親與大将軍的夙願。只不過太後一直說時機未到,不主張與北燕再次開戰,所以才一直擱置下來。

如今火燒眉睫、箭在弦上,雲中鹄沒有多餘的時間思考。在金絲燕再三向他擠眼之後,他恭恭敬敬地對華年說道:「微臣願助皇上一臂之力,收複青州。這次之事雖是一場意外,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要想此事完美落幕,還請皇上為玄青教正名,聯合收複青州。」語氣平靜,略含不滿。這不滿明顯是針對金絲燕強硬的做法。

如果來此之前,金絲燕細細向他解釋,他不會不同意。但是金絲燕只字不提,當着華年地面才逼他點頭,所以他心中自然憤憤不平。不過站在金絲燕的立場考慮,時間緊迫,為了早日救出永樂和暖冬,他沒有時間讓雲中鹄權衡思考。他的做法雖然強硬,但卻快捷湊效。如果雲中鹄花一天一夜考慮再同意,到時候說不定就連暖冬都被打入天牢了。

宮外有金絲燕玄青教與華年同仇敵忾,宮內又有雲中鹄拔刀相助。形單影只、勢單力薄的華年終于稍微安下心來。她的目光慢慢地從金絲燕與雲中鹄臉上掃過,這兩人無疑是她對抗太後的最佳靠山。

短暫的沉默之後,華年的表情終于平靜了不少。她輕輕點頭道:「朕願意努力一試,但并不保證太後就會同意……」說到這裏,她猶豫了一下,右手下意識放在微微隆起的小腹上——腹中有她從北燕帶回來的孩子。

華年再三猶豫之後,終于說出後半句話:「如果日後果真出兵青州,朕有一個條件……」

說着擡起頭,鄭重地盯着金絲燕與雲中鹄。

「什麽條件?」金絲燕緊張地問。從華年的表情不難看出,如果他不答應,華年必将改變主意。

華年沒有直接回答金絲燕的問題,而是不安地垂下眼睫,沉默的良久之後,才輕輕說道:「朕現在還不能告訴你們。只有在正式決定出兵青州之後,朕才能提出這個條件,但是——」語氣突然變得生硬起來,帶着幾分威脅的意味沉重地說,「你們現在必須答應。」

連那個「條件」到底是什麽都不知道,貿然答應下來十分冒險。金絲燕與雲中鹄交換了一下眼色。事已至此,他倆都已沒有退路。為了永樂,無論未來華年将提出一個什麽條件,他們都只能乖乖點頭應允。

思及此,金絲燕與雲中鹄同時跪在地上,齊聲對華年道:「微臣願意為皇上赴湯蹈火、粉身碎骨。」

華年冷漠地注視了他們一會兒,然後把目光移向窗外,空茫地望着遠方,自言自語般低喃道:「那個條件倒不是讓你們去死……」

華年畢竟在北燕生活了十年之久,雖然那裏是禁锢了她自由的敵國,但卻仍然留下了許多羁絆。

怡蘭宮的蘭花園,依舊花香清新、景致宜人。華年求見太後,她倆隔着一張矮幾坐在正對窗口的榻上。

矮幾上放着昨晚剛從暖冬房間裏面搜出來的免死金牌。

「真是意外的收獲……」太後輕輕呷了一口茶,平淡的聲音落到華年耳中卻格外刺耳。其實太後倒沒有責備華年的意思,只是有些感慨。她以為半月玉被永樂藏在房間中,沒想到最後搜出來的卻是玄青教的信物。暖冬為了阻攔太監把信物呈交怡蘭宮而暴露身份,侍衛們搜查暖冬房間的時候又發現這塊免死金牌。

想找的東西沒找到,不想找的東西倒是一件接着一件蹦出來。

玄青教徒被逮捕之後,通常直接砍頭了事。但是現在卻因為永樂的身份和暖冬的金牌,令太後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置她倆。正在煩心之時,衛影燕突然禀告說皇上求見,太後當然要看一看皇上将如何行動。

華年望着金牌,輕聲道:「這是她倆剛入天養宮時朕禦賜之物。君無戲言,為了維護皇威,還請太後放過她們。」

「皇威是要維護,但是她倆可是玄青教徒……」太後拉長了尾音,饒有深意地盯着華年。太後當然知道玄青教與青州的關系,華年為永樂和暖冬求情,其實質是為玄青教求情,并且流露出渴望收複青州的願望。

「實不相瞞,朕的确已與玄青教有所接觸,他們是一群心懷故土的有志之士。朕出生青州,在北燕為質十年,十分理解他們對故土的思念之情。十年前與北燕一戰,昭明痛失青州。如今已有十年時間休養生息,國力已經恢複,再加上玄青教十年來在青州邊緣活動,已經建立了地利、人和,只差天時未到——然而現在正是出兵北燕的大好時機。」

華年言辭懇切,真誠地注視着太後。這不僅是幫玄青教,也是幫自己實現夙願。

太後并未立刻回話,而是輕輕呷了一口茶,望着窗外盛放的蘭花,徐徐說道:「當初迎你回宮,哀家就知道有朝一日,你必定會提及收複青州一事。當年你父親戰死、青州淪陷,哀家也有責任。是啊……已經十年了……」

十年時間足以令一個吃了敗仗的國家重新振作,也足以令淪為奴隸的百姓嘗盡苦楚,誠心渴望收複失地。

太後悠悠地望着窗外,過了好一會兒,才把目光重新移回華年臉上,鄭重說道:「是否收複青州還需從長計議,但是玄青教——始終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但是既然她倆擁有皇上禦賜的免死金牌,哀家只得放她們一馬……」

聽到這句話後,華年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然而還不待華年安下心來,太後卻拉長聲音,補充道:「但是,一塊金牌只能赦免一條命。」

華年聽後皺起眉頭,疑惑地望着太後。

太後盯着華年緊張的眼睛,用更加嚴肅的聲音,重重說道:「赦免一個,處死一個——只有這樣我們既維護了皇威,又留給玄青教一個教訓。」

華年心中頓時沉了下去。赦免一個,處死一個,那麽誰死誰活該如何決定?

太後擡起頭,淡然地注視着前方:「這是哀家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也是處理此事最好的方法。」

有些冷漠的聲音随着微風,伴随着清新的花香迎面拂來。華年只覺得渾身冰涼,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指尖已經變成了僵白色。太後話已至此,多說下去已無意義。華年輕輕嘆了一口氣,腦海中浮現出暖冬和笑笑的樣子。

她倆都是崔心蓮留給華年的心腹,無論失去誰,華年都會心痛。

作者有話要說:開始看流星蝴蝶劍,哼哼~

果然好基情啊!小紅要配小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