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 ☆、草木挽歌

「我……」永樂無法直視雲中鹄嚴肅的表情,不自覺地垂下目光,幾次欲言又止。要想知道真相,最快捷的辦法就是答應他的一切要求。但是現在,永樂無法如此草率,因為她要顧慮到可能發生的後果。長時間的猶豫後,永樂迷茫的目光終于變得堅定。她不再逃避雲中鹄的目光,而是勇敢地擡頭與他對視,說:「對不起,中鹄哥,我不能答應你。」

意料之外的答案令雲中鹄的臉上閃過短暫的驚訝,但随之而來的便是一絲苦笑。

永樂不再是以前的永樂,她有了自己的信念,不再撒嬌不再撒謊,真誠地堅持着自己的決定。「我必須看過以後才能決定,因為回京城不一定是最好的決定——這只不過是你和金絲燕替我做出的、最安全的決定而已。我知道你們都擔心我,不想看我受傷,但是……」

聲音微微有些哽咽,永樂明亮的眼眸中閃爍着濕潤的光芒。「但是……我希望我的安危、我的生命,都由我自己來決定。十年前,看到你替我受傷的時候我就已經後悔了,後悔不該聽你的話。如果上天注定被燒傷的人是我,就應該由我自己承擔。我不要你為了保護我而傷害自己,這樣我只會更加內疚……」

火災之後,人們都避諱談論此事。這是永樂第一次坦白自己的真實想法。沒錯,她的确是一個怕血怕傷怕痛的膽小鬼,但是如果要讓別人為自己承擔這一切的話,她寧願受傷的人是自己。

「中鹄哥,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是這一次……請你讓我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說到這裏,聲音變得嘶啞,晶亮的淚水在眼眶中聚集成明亮的珠子,拼命忍住不讓它掉下來。「我現在每向前走一步就心驚膽戰,生怕這條路是錯誤的……雖然你和金絲燕都勸我離開青州,返回京城……但是我依然無法心安理得地自己逃命……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麽,哪怕只是徒勞……總比這樣帶着自責和內疚回到京城後悔一輩子好多了……」

終究沒有忍住,淚水奪眶而出,巨大的精神壓力幾乎快把永樂壓垮。她很少與雲中鹄發生争執,也很少如此堅持己見,令雲中鹄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但是事關重大,不祥的預感就像烏雲壓頂一下,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暴風驟雨。

雲中鹄靜靜聽着永樂的抽泣聲,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永樂,別哭了……」說着不知道從哪裏掏出一塊絲帕,幫永樂擦去臉上的淚水。「你說得沒錯,我不該擅自替你做出決定。在我眼中你總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如果沒人照顧馬上就會闖禍,不是搞得大家雞犬不寧,就是不小心弄傷自己。在你身邊十年,我已習慣替你考慮周全,希望你開開心心、平平安安……沒想到眨眼之間,你就已經長大了,已經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了……」

回憶起從前,臉上露出的淡淡的笑容,但是講到最後,斷斷續續的聲音卻被強烈的悲哀摧折,變得低微蒼涼。

「你是公主我是臣。我應該聽命于你,而不是扭曲你的意志。」說到這裏忍不住長嘆一聲,緩緩移開壓在書上的手。「我真心希望你可以随我返回京城,但是……如果這樣的結果會令你覺得痛苦內疚,我願意遵循你的意志。無論最後你決定要去青州還是去北燕,我都陪你一路。只要有我在,你就不會受傷。」

話中已經沒有回京城這個選項了。永樂心中的疑惑根深。難道自己看到真相之後,就沒有回京城的可能性了麽?

想到這裏,她下意識把閃爍着淚光的視線移到草地上的那本「天書」上。也許對于未來的人來說,這只是一本再尋常不過的書冊,但是對于百年之前他們,這卻是一本記載了宿命和天意的禁物。

永樂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把抓起那本書,放在自己的膝蓋上。因為緊張,整條手臂都顯得有些僵硬。翻書之前,她再次擡頭望着雲中鹄,淺紅色的嘴唇微微翕動,似乎想要說什麽,但最後依然選擇了沉默。

其實不用她開口,雲中鹄早已從她含淚的目光中讀出了她的所有情緒。有不安有堅決,有勇敢有怯懦,有後悔有堅定,無數矛盾的想法在她心中激烈交戰,令她無法把自己複雜的情緒通過言語概括出來。

不過,雲中鹄的想法卻非常簡單:無論永樂最後做出怎樣的決定,他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保護她。無論遇到任何危險、面對任何敵人、哪怕犧牲自己的性命,都必須确保她的安全。

短暫的猶豫後,永樂終于猛地翻開書頁。

就在這一瞬間,她做好了接受天罰的準備。她願意為洞悉天意付出一切代價,願意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更嚴重的——逆天而行的舉動付出一切代價。

映入眼中的依舊是那熟悉而又陌生、似曾相識、但又不完全認識的文字,就像母後藏在枕芯中的那本書一樣。當初在金絲燕的監視下,自己從母後的秘書中只看到了自己被刺殺當晚的事情。那件事件已經過去很久,不算窺探未來。但是現在卻不一樣,現在自己的目光正順着書頁上的文字,一頁一頁地向後泛泛而閱。

最開始是自己沒有經歷過、但卻常聽大人們講到的開國故事。這些故事都已經很遙遠,無法勾起永樂的回憶。直到看到父皇登基,她才終于微微有些緊張。随後,當她看到十六年前,自己出生的記錄時,指尖已經開始微微顫抖。

喉嚨幹澀,發不出聲音。呼吸的節奏加快,心跳狂躁不堪。額頭和背後都滲出一層薄薄的汗水。

就這樣,她看到了十六年前自己出生時,空蟬大師在相國寺的預言;

看到了十年前,病重的父皇轉危為安,把母後封為皇後;

看到了昭明與北燕開戰,靖安王戰死,青州淪陷,華年成為人質;

看到了五年前,父皇去世,母後大權獨攬;

然後又看到半年前,自己被刺殺的那神秘一夜……

終于,「青州之戰」四個字跳入眼中,永樂翻書的手指驀然停止。這時她的眼眸中已經盈滿淚水,不知道為什麽想哭,這淚水不是悲痛,而是壓力和緊張。耳邊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整個人仿佛飄在半空,被一片白茫茫的光線包圍,置身雲端。仿佛做夢一樣,沒有一點真實的感覺。雲中鹄似乎也消失了,整個世界只剩下自己獨自面對着未來。

粗糙的紙頁上,黑字白紙、毫無感情地落下了這樣一段話:

……昭明與北燕第二次大戰,昭明利用玄青教占領了青州,并承諾調派援軍支援。玄青教殺害北燕派駐的青州知縣,火燒知縣府,對北燕宣戰。北燕迅速包圍青州。玄青教不敵,退守青州城。北燕随即封鎖青州。潛藏于青州的北燕細作放火燒毀青州糧倉,顆粒不留。青州外無援兵,內無存糧。城中宰馬殺豬,應對危機。豬馬食盡之後便開始分食獄中死囚。死囚食盡之後,便開始分食城中死人,甚至易子而食。封城六十天後,青州俨然已是一座死城。北燕揮軍破城之時,玄青教只餘不到百人抵抗。城中積屍如山、血流成河、疫病泛濫。北燕放火焚燒青州城,大火五天五夜,經久不絕。至此,青州城化為廢墟,退出歷史。

旁邊還有一段小字:當時玄青教在昭明日益龐大,勢力已經深入京城,成為昭明政權的心腹大患。青州之戰中,文熙太後假意與玄青教講和,約定共戰北燕,收複青州。實際上卻不動一兵一卒,借北燕之手徹底拔除玄青教,鞏固了昭明的政權。此後,昭明國內再無逆黨作亂,昭明與北燕之前亦無大戰。

永樂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看完了這幾行字。只覺得看到最後,視線已經完全被淚水模糊。大滴大滴的淚珠就像下雨一眼,重重地砸在樹上、膝蓋上、草地上。世界仿佛頃刻間崩塌了,無數斷磚碎瓦落在自己的身上,把自己埋沒。

永樂的手猛然一抖,攤開的天書掉在地上,發出「啪」的一聲輕響。

直到這時,永樂才終于明白金絲燕和雲中鹄為什麽毫不動搖地堅持要帶自己離開青州。

青州不僅僅是戰敗淪陷,而是徹底變成一個死城,最後在大火之中化為灰燼,埋葬了整個玄青教,也換來了昭明國內外的安定繁榮。暖冬、楊寒城、玄青教徒,甚至普通的青州百姓,都将化為一具具漆黑的枯骨,融入這片焦土。

「怎麽會這樣……」永樂嘶啞的聲音幾乎快要滴血,「援兵呢……昭明的援兵呢……」

雲中鹄輕輕抱住永樂顫抖的肩膀,低聲說道:「沒有援兵,太後一開始就已打算犧牲青州。借北燕之力,徹底剿滅這個在昭明境內四處作亂的逆黨。」他身為昭明使者,替太後傳話。這個真相由他口中說出,永樂不敢懷疑。

「不……不……」永樂把臉埋在手中,哭得泣不成聲。

微風輕輕地拂過,就連「沙沙」搖曳的蒼茫草木,仿佛也在齊聲低吟着一首悲怆的挽歌。

作者有話要說: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