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舜井燭影 (二十七)

第110章 舜井燭影 (二十七)

在聯想到自己沖出水渠時撞到的綿軟之物, 程徹也覺得胃裏一股酸水湧了上來,可接下來,腹部傳來的劇痛瞬間聚焦了他全部的神志, 哪怕是悍勇如他, 也情不自禁地低吟了一聲。

柳七緊了緊程徹腹部被水流沖散的布帶,語氣極為嚴肅:“程兄撐不了多久了,我們必須馬上找到出路,多留一刻,程兄就多危險一分。”

柳七從貼身的口袋中拿出幾根銀針, 照準程徹的穴位紮了下去,囑咐道:“程兄,這幾個穴位能暫時麻痹你的神經,讓你痛楚稍減, 但在出去之前, 你絕不可再搏命厮殺,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果然, 幾針紮下去, 程徹只覺下腹部麻酥酥地, 撕心裂肺的疼痛宛若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殼, 由尖銳轉至沉悶, 程徹松了一口氣,臉上也現出憨厚的笑意:“阿姊, 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我死你們活, 也是值了。”

“屁話!”易微猛地轉過頭,憤怒地瞪着他, 小臉因為怒火灼得通紅:“再亂說話我就先打死你,不勞那方長庚動手!”

程徹也不惱,只是看着她笑,眸光裏的柔和寧朗濃得化不開,半晌,寬大溫煦的手掌覆上易微的頭頂,極輕緩地揉了揉,易微嘴巴一癟,緊繃的臉馬上就要哭出來,擠在喉嚨裏嗚咽被她強行咽了下去,因為她看到柳七迅速地比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吐到一半的霍子謙也趕緊用衣服下擺擦了擦嘴,縮到一堆屍體後蹲好,只聽洞外由遠及近傳來方長庚的聲音:“他們應該被水流沖到這兒了,都給我好好搜,若是跑了一個,咱們全都活不了!”

柳七跟衆人使了個眼色,指了指石室一角被侵蝕出的洞口,那洞口十分狹窄,只容一人側身通過,易守難攻,洞口與外部的通道相連,只怕很快方長庚與衙役們就能找到他們躲藏的石室。

程徹會意,正準備上前,卻被易微一個眼刀飛過來,唬得程徹腳步一滞,易微便趁此機會和柳七一人一邊,把守住了唯一的出入口。

果然,過不多時,一陣細細簌簌的聲音響起,正是布料與石壁摩擦的聲音,易微緩緩抽出随身的佩劍,算準時機,向着黑暗的洞口狠狠一捅,一聲慘叫響徹整間石室,吓得霍子謙恨不得鑽到屍體堆裏去。

洞外的方長庚緩緩地阖上眼簾,那個被他逼迫着頭一個進去探查的衙役慘叫了數聲方才止歇,讓他心中的惱恨如滔天巨浪,幾乎要撕破他僞裝多年的面具,露出內裏猙獰的面容。

在這一刻,他腦海中一閃而過的卻是自己第一次走進濟南城門的那個瞬息。那時候的自己身無分文,空有一身武藝。而身邊的汪百儀也不過是個屢試不中的窮秀才,憑着賄賂之功方才在歷城縣衙刑名師爺手下謀了個差事。

他們二人擠在一堆牽着騾子挑着扁擔的行人之中,順着人流走進濟南府高大的內城城門,行到城門之下,二人皆不約而同地擡頭望去。漆黑高聳的門洞之上,橫着一塊巨石制成的橫梁,那是歷山上新近開采的石料,耗盡了人力物力方才搬運至此,成為彰顯着濟南府威名高懸的橫梁拱頂。

“老方,瞧見了嗎?自要是站得夠高,哪怕就是塊頑石,你也得仰着頭看它。”汪百儀的聲音中透露着幾許無奈與悲涼。

“那我們就爬上去”,方長庚低下頭,聲音悶悶地道,“爬到讓所有人都不得不擡頭看着我們為止。”

他們用了十年時間,運籌帷幄,拉攏人手,終于攢成了自己的一套班子。由汪百儀獨掌“刑名”與“錢谷”,燕隋總攬三班衙役,而方長庚自己隐而不發,坐鎮帳中,以一個外縣捕頭的身份作為僞裝,兼之急公好義的聲名,使得他成為三足鼎立的結構中最為隐秘的一環。十年之中,三位縣令,沒有一個能逃脫他們的魔掌,哪怕是那最棘手的蔣大人,也最終葬身硯池池底,化作了黑魚的餌料。

他與汪百儀,早已不再是當年籍籍無名的小人物,而是成為了城門洞中那塊上擋青天,下遮大地的漆黑頑石。十年清知府,三萬雪花銀,他們手中積攢的銀兩早已不可計數,本想做完最後一票便洗手不幹,卻偏偏來了個軟硬不吃的沈無憂!

為了對付這個連破數起大案的沈青天,方長庚從外縣返回了濟南府,和汪百儀、燕隋聯袂出演了這場跌宕起伏的大戲。然而,他們終究低估了沈忘諸人追尋真相的決心,竟一步步被逼至此等境地。

他陪這些公子哥和小小姐們耽誤了太久的時間了,他不想再等了。

“諸位”,他向着那黑漆漆的洞口揚聲道,依舊是那端方正派的音色,卻偏偏合着陰恻恻的笑意,讓人聽着毛骨悚然,“看看你們所處的環境,你們已經沒有退路了,程大英雄的血我估計此時也快要流光了吧?”

方長庚緩了口氣,似乎是等待着石室中的回應,也似乎是整理着自己的思緒,聲音愈發柔和起來:“我與諸位相處多日,感情甚篤,實在是不想把事情做絕,只要諸位束手就擒,不再反抗,我自然——會留諸位一個全屍。”

“可諸位若是還負隅頑抗,那也無妨,我只消将這間石室堵住,還省得給諸位收屍的功夫。你們說是也不是?”

随着他話音一同落下的,是洞穴中易微和程徹同時抛出的一句:“放你娘的狗臭屁!”

方長庚的眼角顫抖了一些,那一直以來嚴絲合縫的面具似乎有了一道難以忽視的裂隙:“封門。”他冷冷命令道。

此時,在密林交映的山道之上,紛繁雜亂的馬蹄聲飒踏而至,引得山谷都隐隐震顫。行在最前的男子長髯闊面,身披重甲,骁勇絕倫,而他身後跟随的騎兵亦是軟甲着身,銀盔覆面,聲勢震天。隊伍之中,有三人格外引人矚目,他們身着布衣,騎術拙劣,在一堆明盔銀甲的士兵之中極不和諧,而其中一位男子面色蒼白,眉目間隐隐有着病容,正是沈忘沈無憂。

“彭千戶,大恩不言謝。”沈忘伏在馬上,竭力控制住身形,對一馬當先的濟南衛千戶彭敢道。

彭敢聞言,濃眉一挑,連忙道:“沈縣令說得哪裏話,濟南府出了這般大事,濟南衛責無旁貸,更何況德王親自下令剿匪,我彭敢豈有二話!”

原來,柳七諸人随方長庚前腳離了歷城縣衙,沈忘混沌腦海中的一個細節卻愈發清晰起來。汪師爺被抓捕歸案的當日,因為被程徹一腳踢得暈死過去,只得先行下獄,再行審理。是夜,一名衙役卻敲響了沈忘的房門,自稱是汪師爺的親信,汪師爺已經在獄中清醒,有要事要同沈忘私下相談。

“此刻?”沈忘眉頭輕蹙,略有躊躇。

“是,汪師爺讓小的告訴大人,若是今夜見不到大人,只怕……只怕師爺也活不到明日了。”

聞聽此言,沈忘難敢再做猶疑,當下吩咐這名衙役速速去傳柳七和程徹等人,自己先行前往大牢。然而,也正是這一轉念的疏忽,讓沈忘身中劇毒,差點兒再也清醒不過來。現在再想來,那原本面目模糊的衙役逐漸清晰,與記憶中某人的面容重合相疊,竟是分毫不差。

沈忘用力夾緊馬腹,強打精神,催馬疾行,身後的李時珍出言勸阻道:“無憂小友,你尚在病中,若是這般不顧惜身體,只怕人還沒救下,你自己便先交待在路上了!”

沈忘清隽的眉眼中滑過一抹淩厲之色:“若非我信錯了人,又豈會害得大家身陷險境,拿命償也不冤枉,駕!”

見此情景,李時珍哪還敢再勸,只得拼着老命緊跟在沈忘身後,心中暗自着惱:你拿命償不冤枉,老朽這師父當得着實冤枉,賠了個好徒弟不說,還得賠着老臉替你去德王府求援。這下倒好,老朽替你從閻王手裏搶回來的性命,你說不要就不要!豪氣得很吶!再管你,老朽就不姓李!

心中這般想着,嘴裏卻還是不住地喚着前面青衣落拓的背影:“無憂小友,你好歹等等老夫啊!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