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青州脫險

大約一個月前,為了阻止玄青教冒充永樂去和親。海東青帶永樂趕往北燕皇都,但是一路上他們都被玄青教追殺,最後眼看迎親的隊伍就要把假公主接走了,無奈之下,海東青只得與永樂兵分兩路。海東青擋追兵,永樂去報信。但是永樂報完信後就直接被金絲燕劫走了,從此與海東青失去聯系。

海東青好不容易擺脫了玄青教的追兵,但卻再也找不到永樂。他在北燕皇城郊外到處尋找,後來又原路返回。但是當他回到青州的時候,青州已經封城了。無奈之下,海東青帶着最後一絲希望回到京城,然而京城中依然沒有永樂的消息。就在他絕望之際,卻被派來援助青州。萬萬沒有想到,竟在這裏再次與永樂重逢。

玄青教見北燕營地起火,集合全部力量,抱着破釜沉舟的決心攻過去。經過一番慘烈的厮殺,玄青教因為力量單薄,眼看就要抵擋不住,這時昭明的援軍就像及時雨一樣,以風卷殘雲之勢一路掃來,瞬間撲滅戰火。北燕萬沒想到昭明會發援兵,頓時陣型大亂,被打得潰不成軍,只得一路敗退。最後昭明軍與玄青教一直把北燕逼退到距離青州城一百裏之外的地方就沒有再追下去。經過這一戰後,北燕與玄青教兩敗俱傷,如果不是昭明軍來得及時,只怕最後玄青教會全軍覆沒。這一戰成為新歷史上的一段傳奇,标志着青州終于擺脫北燕的包圍,逆轉了戰局。

昭明的五千援兵駐留青州城,北燕重新整頓殘軍之後,看到青州今時不比昨日,比他們自己還兵強馬壯、人多勢衆,所以不敢再回攻回來,只得在距離青州城兩百多裏的地方紮營,等候北燕皇宮傳來下一步指令。

昭明不僅帶來援兵,而且還帶來了大量軍糧,餓了好幾天肚子的玄青教徒和青州百姓終于吃上了一頓飽飯。青州之圍解除後的第二天早上,整個青州城死而複生,從前幾日的死城變得一座充滿希望的新生之城。

永樂昏迷了大半天,直到下午才醒來。迷迷糊糊覺得有什麽香味在鼻尖飄來飄去,不斷地引誘自己,半夢半醒之間仿佛聽見自己的肚子咕咕直叫。好香啊,到底是什麽?好像是燒雞的味道。正是這股撲鼻而來、引得永樂食指大動的香氣,把永樂從昏睡中喚醒。

永樂輕輕呻吟了一聲,努力睜開眼睛。剛睜開了一條縫隙,刺眼的陽光就一股腦地射進來,刺得她直皺眉頭。

房間中好像有人,聽見她起床的動靜後全都走過來。永樂聽見一陣椅子在地面磨蹭的聲音和熟悉的腳步聲,緊接着便是兩聲既焦急又欣慰的低喚:「永樂。」這兩個好聽的聲音重疊在一起,一柔一剛,一輕一重,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重聲了,永樂不禁有點想哭。

她揉了揉眼睛,抽抽噎噎地喊道:「中鹄哥,東青哥。」睜開眼睛,看到兩張熟悉的臉龐正關切地望着自己,頓時心裏酸酸的,只想大哭一場,不知道該說什麽。以前在皇宮的時候,總以為他倆在自己身邊是天經地義的時候,如今有了宮外這一番驚險的遭遇後,才知道三個人能重新聚在一起有多麽不容易。

雲中鹄見永樂光顧着擦眼淚,有點心疼,摸了摸她的腦袋說:「快點起床吃點東西吧,剛才你做夢的時候肚子就一直在打鼓,我們忙吩咐人端了一盤燒雞來備着,生怕你一醒來就嚷嚷着肚子餓。」

「聽中鹄說你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飽飯了,一定餓壞了吧。你怎麽這麽不懂事?當初明明已經出城了,為什麽要回來?」海東青和雲中鹄最大的不同就是板起臉來教訓人的時候似模似樣,總是令永樂有種在文華院被大學士訓話的錯覺。從海東青的話裏聽來,他應該已經知道青州前前後後發生的事情了,大概是雲中鹄告訴他的。

永樂生怕海東青沒完沒了地念叨自己,急忙擠了一個笑臉說:「我知道你一定會來救我們,所以一點都不擔心。」事後才說這句話,怎麽聽都覺得是假的。天知道前幾天遲遲等不到援兵的時候她有多絕望,甚至已經做好給青州陪葬的覺悟了。但是現在看到海東青和雲中鹄都在自己身邊,頓時把過去幾天經歷的不安和痛苦全都抛到九霄雲外去了。

「對了,東青哥,青州怎麽樣了?」發問的時候還緊張兮兮地抓着海東青的袖子,咽了一下口水。

「這還用問?」海東青擡手就在她的腦門上敲了一下,「青州之圍當然解除了,不然我們能好端端地坐在這裏?」

永樂拍拍胸口,松了一口氣,輕聲自語道:「我就知道天無絕人之路。」

「不過下次不許這麽任性,萬一我們再遲來一點,青州被北燕攻破的話,不僅你自己的小命難保,還會連累中鹄也陪你送死。」海東青似乎并不知道事情的全部,以為只要永樂在青州被圍城之前就随雲中鹄逃出青州的話,就可以安然無恙地逍遙事外。殊不知如果永樂不回來,歷史就不會改變,青州之戰的結局會以大敗收場。

不過雲中鹄知道這之中的前因後果,連忙維護永樂,對海東青說:「還好這次天佑青州,我們有驚無險。永樂剛剛蘇醒,你讓她安安靜靜地休息一下行不行?不要唠唠叨叨的了。對了,楊寒城已經派人來傳了好幾次話,你偏說要等永樂醒了以後才去見他。現在永樂醒了,你再不去,我怕他會親自來這裏逮你,指責你贻誤軍機。」

「讓他等了這麽久,他肯定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海東青站起身來,拍了拍衣服,看樣子打算去見楊寒城了。他說的「等」,并不僅僅是今天的等,更是前段時間昭明遲遲不發援兵、對青州見死不救的态度。

青州之圍剛剛解除,海東青作為援兵的主将,自然與駐守此地的楊寒城有許多要事商量,最重要的就是下一步對北燕應該采取什麽措施,是靜觀其變,還是趁勝追擊。經過昨晚那一戰之後,北燕元氣大傷,不敢再貿然進攻了。而青州雖然剛剛得到援兵支援,但是因為前段時間的消耗,已經瀕臨極限,他們也需要時間休養整頓一下。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昨晚援兵再晚到兩三個時辰,就算玄青教與北燕同歸于盡,恐怕都守不住青州城。

見海東青要轉身離開了,永樂急忙問了一句:「東青哥,你們到底為什麽來得這麽遲?」

大半個月之前,雲中鹄作為昭明使者來給玄青教傳話,說讓玄青教占領青州,對北燕宣戰,昭明會馬上派出援兵支援。如果能從北燕手中奪回青州,就封玄清教主為青州王,把青州交給玄青教管轄。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玄青教信以為真,馬上采取了行動。然而就在玄青教節節兵敗,只能退守青州的危局之下,昭明承諾的援兵卻一直沒有出現。

雖然沒有人說出來,但是所有人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是否只是一個騙局?昭明根本不會發援兵,而是想讓玄青教去送死,趁機消滅了這股十年來一直在昭明境內四處活動的不安分勢力。

不過,最後援兵終于來了。雖然等了太長時間,但是援兵終于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出現。在所有人都近乎絕望的時候,帶來了希望的曙光。而且只用了一個黎明就徹底扭轉了戰局,解除了青州的危機。

按照雲中鹄的說法以及天書中的記載,昭明一開始的确沒有援助青州的意圖,所以永樂十分想知道最後究竟是什麽原因,促使昭明改變了決定。

海東青聽了永樂的問題後,輕輕搖了搖頭說:「我也不太清楚,聽說是太後十多日前突然勸說我父親出兵。」

「十多日前……」永樂低聲重複了一邊這個時間,在心中默默計算了一下。烏蘭靜火燒糧倉,歷史改變的那天晚上,正是十二天前,不知道這件事與母後改變主意是否有直接關系。

不等永樂想明白,海東青就接着說:「其實我出發之前,太後召見了我一次。我本以為她要交代我與玄青教的交涉方式,沒想到她卻說——如果我在青州見到你就告訴你,讓你回換京城去見她一面,她有很多話想對你說。」

聽到這裏,永樂的心髒猛地跳了一下,臉色頓時煞白一片,雲中鹄的表情也微微變得有點緊張。他倆對望了一眼,兩個人都猜到太後想說的事情必定與穿越時空有關。

只有海東青一個還蒙在鼓裏,疑惑地問道:「永樂,難道太後已經知道你的真實身份了嗎?連我都不知道你的去向,她為什麽知道你在青州?」永樂死而複生的事情,他以為只有他和雲中鹄知道,其他人都以為永樂只是一個長得很像公主的民女罷了。

永樂不知道如何回答,露出為難的臉色。見狀,雲中鹄急忙把海東青往外面趕:「好了好了,你還想這裏唠叨多久,再說下去就沒完沒了了,等你見了楊寒城之後回來慢慢談。」說話間就已經推着海東青的肩膀,把他推到門口去了。海東青似乎還有很多話想問,不斷把頭扭回來看永樂,但是永樂只能對他擠出一抹蒼白的笑容,揮手道別。

等海東青離開後。永樂才長嘆一聲,問雲中鹄:「中鹄哥,我們現在怎麽辦?」

雲中鹄想也不想就說:「既然太後已經發話了,我們當然要回去。等青州局勢稍微平定一點,我們就回京城吧。」

作者有話要說:要進入最後一個情節了,不過感覺要下個禮拜才能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