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 章 六公主的婚事
“如此一來,若最後登基的是最有争議的三位皇子,七皇子因年紀小,洛貴妃的地位依舊穩固。換而言之,若陛下對三位皇子都不滿,且陛下還能延年益壽,有意讓七皇子登基,本宮更應該和洛貴妃打好關系。”
提起自己無子一事,皇後神情有些失落,然在宮中生存,最緊要的,就是倚仗。
“娘娘考慮地很是,可您預備從哪一處開始着手?這事可是容易出岔子的。”
嬷嬷有些擔心,畢竟三皇子的事還沒完全平息,與相府有關的事,陛下都會格外注重。
“本宮與哪一邊都沒什麽過深的關系,就算開口也指不上直接的好處。要想做得讓人毫無指摘的由頭,在陛下面前旁敲側擊就是最好的法子。”
皇後在心中盤算好,就擇日去了皇帝宮中,借着送點心的名義與皇帝閑聊。
皇後性情溫厚,皇帝對這位妻子很是滿意,兩人私下也會說些私房話。
“陛下,幾位公主如今都到了出嫁的年紀,可臣妾見您還不曾為哪位公主議親,可是有什麽顧慮?”
皇後嫁入帝王家,深知為君者最容易疑心,但不知變通直言想法,可絕不是明智之舉。
她于曲中求直,最大程度正面表達她想說的意思,誠懇機敏,就是皇帝中意的表達方式。
皇後忽提及婚事,皇帝有些訝異,拿起的糕點咬下一口嚼了嚼,咽下才道:“怎麽想起幾位公主的婚事來?之前不是沒提及過這些。”
皇帝語氣清冷,有幾分質問之意,皇後垂下眼簾,很是清楚皇帝在想什麽。
三皇子和唐可人的事鬧起來沒多久,她緊跟着提幾位公主的婚事,不免有別有用心之嫌。
“幾位公主都到了出嫁之齡,臣妾身為她們的嫡母,上心是應當的,臣妾也想為陛下分憂。”
皇後乃是大家出身,說話的語調就是讓人舒坦的,底層邏輯亦是合情合理,揪不出錯。
皇帝眼底閃過一抹懊惱,他被三皇子氣了好一陣,近來脾氣不好,全然忘了,身為幾位公主的嫡女,注意她們的婚嫁之事,是後宮之主的分內之事。
“她們确實都到了該議親的年紀,不過……”皇帝有些猶豫,眼尾微向下壓了壓。
“歷來大梁公主不興早嫁,到了十八歲不出嫁的公主多得是,甚至有公主備受帝後疼愛,留在宮中直到二十歲才舍得賜婚成親的例子不少,例如聖帝的長公主與萬帝的月季公主。”
皇帝到了晚年,對兒女承歡膝下的情分就愈看重,皇後不提,他甚至沒想過近一兩年要為自己的女兒議。
聽完皇帝的看法,皇後心中暫且去了一部分顧慮,陛下不是忌憚群臣拉攏權勢便好。
“陛下疼愛公主們,想讓她們留在身邊多幾年,臣妾也覺得如此宮裏可熱鬧些。”
皇後說話的習慣就是娓娓道來,不會讓人覺得不适,皇帝聽她說着,本有些煩亂的心跟着平靜下來。皇帝哪裏聽不出皇後話裏有話,但有所顧慮,擔心他動怒。
“你乃朕的妻子,這只有你與朕,有什麽想說的,皇後直言就是,皇後可是有什麽想法?”皇帝拉過皇後的手握着,二人之間關系和諧,但其實少有這樣談心的時候。
皇後輕搖了搖頭:“臣妾沒什麽想法,只是有一日去花園閑逛,偶然碰見唐家二公子與阿寧敘話。他們是懂規矩的孩子,并無僭越之舉,但到底是小孩子,眼底的情可怎麽藏的住?”
唐輕鴻與六公主陸秦寧之間的情,絕不能是被一位嬷嬷偶然碰見再說到皇後跟前。
為了不惹皇帝不快,皇後幹脆說是自己親眼所見,且把兩個孩子發乎情止乎禮點明。
“他們兩個?”皇帝愣了愣,這兩個人的性格,是出了名的靜,竟能看對眼。
“是,臣妾想着,六公主若有意,陛下何妨賜婚,成全一對佳偶?只管把六公主留在宮中,若來日唐二公子議了親,阿寧此生只怕都會過得不痛快。”
說起陸秦寧來,皇後語氣不免悵然,六公主出身低,她倘若不開口,也無人操心她的婚事。
身為公主,本該身份尊貴,然她母親出身低,在皇嗣中就處處不如。
“朕沒想到還有這事,他們兩是會藏心思的,若非皇後你今日來說,朕還真不知道。”
皇帝搖頭輕笑,說起來,宮中已經許久沒有操辦過一件熱熱鬧鬧的婚宴。
三皇子與唐可人的婚事不光彩,皇帝會給應有的禮數,但他心底不是真的為此高興。
“唐家老二狀元出身,在翰林院當差很盡心,得了幾位老臣不少贊譽,是顆好苗子,文采也出衆。六公主通文墨,他們兩個,若在一起,倒是相配。”
但凡相府子女,除去二房那兩個不成器的之外,其他幾個孩子皇帝都很是滿意。
皇後察皇帝神情,見他并無不快,暗松了口氣,接着往下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到底是婚姻大事,皇後可先提前查問清楚,若确有此事,皇後看着辦就是。”
皇帝為三皇子的事心情不佳,且這時候他出面主導唐輕鴻的婚事,少不了被人揣度用意。皇帝不是沒有手段,他是身體如今不好,耗不起。
六公主的婚事,由皇後這個嫡母來安排,合情合理,且皇後無子,扯不到拉攏二字上。
“只有一件事,務必要确定兩個孩子對這樁婚事都是願意的,朕再下旨賜婚。”
皇帝吃了一塊糕點,想起什麽似的,鄭重其事地再度向皇後強調。
他對六公主确實少關注,但即是要商議女兒的終身大事,身為父親,自當重視。
“陛下放心,臣妾定會好生問明白。”得到皇帝的允準,皇後也放下心來。
皇後與皇帝說完話,回到皇後寝宮就着身邊穩妥的嬷嬷去把六公主請來。
“母後,不知您叫兒臣來所為何事?”身量有些嬌小的女子走進殿,對皇後福了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