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9 章 為何一個個,都不讓人安生
“你與宋柏見過?”陸時淵引着唐婉悠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圈套之中。
唐婉悠全然不知,點點頭:“見過,就在那,認真來說,其實只見過一面而已。當時臣女有東西險些掉到湖裏,去撿時險些跌進湖中,是宋公子救了臣女。”
“英雄救美,也算一樁美談。”陸時淵皮笑肉不笑地說了句,湯臣跟在馬車外,也能嗅到自家主子的酸味。
“噗嗤,什麽英雄救美,不過确實很感謝宋公子出手相救,不然這玉佩可就要丢了。”唐婉悠擦了擦手,把腰間的玉佩取下在陸時淵面前晃了晃。
玉佩是上好的羊脂玉刻成的紫藤蘿,點綴着綠色的流蘇,教人如沐春風。
陸時淵瞳孔微縮,他為這件事耿耿于懷,卻從未想過,一切因這枚玉佩而起。
“不過是死物,勿為此傷了性命。”
陸時淵的語氣有些冷肅,唐婉悠嗅出他有些生氣的意味,表面乖巧地點點頭。
“不過宋公子還怪有意思的。”唐婉悠失笑,想起那人不放心,站得遠遠守着她的樣子,就覺得有些話好笑,明明二人不過初見。
也因着這一件事,所以唐婉悠得知被诋毀與宋家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倒不曾讨厭宋柏這號人。這将軍夫人,也不知如何教導的幾個孩子。
陸時淵才勾起的嘴角垮了下去,接下來的路上,陸時淵再沒開口。
平時陸時淵便少言寡語,唐婉悠不覺得有什麽不對,繼續接着吃點心。
湯臣在馬車外聽着他們之間的對話,不禁感到心驚肉跳,所幸唐小姐沒再提及與宋柏有關的話題。然唐婉悠獨陸時淵心情的變化,毫無感知。
兩人吃過午飯,唐婉悠辭別陸時淵,與落秋回了醫館。
“落秋,攝政王似乎胃口不甚好,方才那樣多的佳肴,他也沒動幾回筷子。”
回醫館的路上,唐婉悠想起與攝政王吃飯的情形,忍不住與落秋閑聊起來。
“王爺面色還和以往一樣,太過蒼白,是不是哪不适?回頭我得找時間幫他把脈。”
唐婉悠摩挲着下颚,很認真地為這件事考慮起來,或許還可以做些開胃的丸藥。
“小姐,奴婢倒覺得攝政王單純是今日吃不下罷了。”落秋頭疼地捏了捏眉心。
在樊樓吃飯時,攝政王身上的醋勁那般強烈,難為小姐全然不覺,這也是一種天賦。
“是麽?不過也是,最近京城裏不怎麽太平,王爺想來在為朝中之事頭疼。”
唐婉悠想到三皇子妃的事,攝政王看到皇侄那般不濟事,難免覺得添堵。
落秋無言良久,哭笑不得地點點頭:“興許是吧。”
翌日,京兆尹用短短一日的時間搜集好證據,待宮門一開,就加急送到皇帝手中。
京兆尹辦事穩妥,搜集到的證據比唐正天更為全面,而大部分線索,都與唐正天給的證據對上,還有遺漏的,則更加确定是宋氏所為。
“陛下,收買傳謠言之人的銀票,是三皇子妃去銀號親自取出,銀號掌櫃可為證。”
除此之外,京兆尹還說陳述了其他的證據,無一不指向三皇子妃絕非被冤枉。
皇帝也想過,唐正天查出的證據,不太可能是假證,不過他還存着些許僥幸心理,就是此事是有人蓄意挑撥相府與皇子之間的關系。
眼下證據擺在面前,皇帝大怒,将手裏的折子摔在桌上,厲聲怒斥:“宋家就是這般教導女兒!好一個三皇子妃!為何一個個,都不讓人安生!”
想到三皇子娶宋家女的目的本就不純,皇帝眼前一黑,吐出一口血倒在龍椅上暈了過去。
“陛下!”京兆尹與王忠等人被吓得白了臉,手忙腳亂地命人去傳太醫來。
來之前王忠就向太醫說明皇帝被氣得吐了血,聽得此言,太醫急促的腳步猛地頓住。
“快,快出宮找攝政王,托王爺帶那位郭大夫進宮,千萬要快!”
太醫院正已經一把年紀,聽王忠所述的情形,已大致知道皇帝的情形,臉色灰白。
王忠記起名為郭平的太醫的醫術了得,點點頭連忙飛奔出宮找攝政王。
京中時節到了春末,攝政王府的紫藤蘿開滿枝頭,淡紫色的花垂挂于木架下,清風徐來時随風而動,好不雅致美好。陸時淵閑暇之餘,就會在院中賞花。
“王爺!”湯臣匆匆從院外趕來,閃身至陸時淵面前,臉色凝重異常。
“說。”陸時淵托起開得較低的一串紫藤蘿,小心地在手裏擺弄着。
“王公公自宮裏趕來,說陛下看過京兆尹送去的證據後,被氣得吐血暈了過去,請王爺速去請郭大夫進宮為陛下看診!”湯臣說得飛快,一刻的功夫都不敢耽擱。
陸時淵面色微變,迅速披好披風,沉聲道:“走。”
王忠是皇帝身邊的心腹,輕易不會親自出宮傳話,既是他親自出宮,說明事情非同小可。
陸時淵在人前還是雙腿不便的形象,只能坐馬車,為節省時間,便讓青岳快馬去平安醫館請人,直接将郭平帶進宮。
郭平先陸時淵一步趕到皇帝寝殿,甫一進殿,就嗅到湯藥裏摻着的千年人參的藥香。
“先為陛下施針,院正大人,還請您幫個忙。”郭平從藥箱裏拿出另一套銀針遞給他。
“時間緊急,來不及解釋,總之還請大人跟着鄙人的步驟,我們同時為陛下行針,您對照着鄙人紮下的穴位,紮在另一邊就是。”郭平說話的功夫,已經給銀針做完消毒工作。
皇帝的身體狀況不樂觀,紮完身上左邊的穴位再紮右邊,太慢。
太醫院正點點頭,兩人負責皇帝身體穴位各一半,同時施針。
“陛下吐血暈倒一事有多少人知道?”為不打擾郭平與院正施針,陸時淵退至外殿等着。
“回王爺,除去京兆尹、奴才之外就只有您與正在為陛下施針的郭大夫和院正大人。”
盡管外殿只有兩人,王忠還是謹慎地低聲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