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3 章 懷孕後的喻菱兒

新脂粉鋪的開張雖不圓滿,卻很順利。雖不至立馬生意興隆,但石柱推出的一連串促銷方式,還是讓圍觀民衆有些蠢蠢欲動。

為了消除民衆的忌諱,章掌櫃的則是采取了這個時代最常見的方式,解封的當晚便請了八位得道高僧,關在首飾鋪足足念誦了經文三天三夜。

與此同時,他還請人對整個首飾鋪的格局進行了重裝,将一樓的後院隔成了數個布置清雅的小雅間兒,供那些貴人們挑選、定制首飾。二樓則成了他和帳房以及打制首飾的師傅們做事的地方。

經過章掌櫃的這樣一弄,加之他又順勢加推出了一大波款式雅致的限量版首飾,确實吸引了少量經不住美麗誘惑又大膽的女子們前來。

但看着無人踏足的二樓,葉娴卻陷入深思。半晌後,她的眸光忽地一亮,招手将章掌櫃的叫到一旁,低聲道:

“想辦法在二樓打造出幾個半公開的隔間,讓那些定制首飾的夫人小姐們可以有機會親眼欣賞師傅們精細的打造過程。但,将她們所定制的首飾價格提高兩成,作為她們的欣賞費,其中一成,直接給師傅們,作為他們的表演展示報酬。至于他們某些密不外傳的手藝,讓他們自行把控就好。”

“是,小的這就去安排。”章掌櫃的被葉娴說得眸光同樣一亮,心頭更是激蕩不已,當即便轉身急急地去吩咐了。

做買賣講究的就是為他人所不能為,先人一步,王妃這個法子一聽就新穎有吸引力,一旦推行出來,怕又将成為哄動一時的壯舉。

到時,即便仍有人忌諱于京兆尹夫人的死,但更多的人還是會抵擋不住誘惑,前來擲重金求奇的。

至于田莊,葉娴仍然沒有前往,而是冷钰讓了替她物色好的新管事前來首飾鋪禀報進展。

新管事也姓于,約摸四十四、五的樣子,但身材魁梧,面相和善,看着應是個能幹活又好脾氣的人。

而葉娴的猜測,在他的言談間得到應證。聽文曜之說起能夠弄到蔗苗後,葉娴便叫了冷钰幫忙吩咐田莊做準備。

現下過去了不過一日半的時間,于管事就已安排好佃農分組對原本的水田全部鋤完草放幹水,現正在犁埂、分垛,動作倒是很快。

臨到最後,他卻是略顯擔心又言語隐諱地提醒葉娴,說甘蔗畢竟是一貫在南邊兒種植的,她的想法很大膽且有商機,但畢竟頭一次在北邊兒種植,誰也不能保證收成。建議她先小面積試種,這樣可以減少損失,又可以累積經驗。

對于他敢于谏言且思慮如此周全,葉娴很是開心。但她是确定北方能種植甘蔗的,且特意叮囑了文曜之派去的人務必選擇相對耐寒的品種,雖知道仍有風險,還是想多種一點兒。

“于管事想得确實周全,”葉娴沒有表露出太多早有打算的心思,聞言點了點頭,又假裝思慮了一下,才道,“那這樣吧,今年我們暫且種植五十畝,其他一百五十畝你們琢磨着分配着種些番薯、大豆和馬鈴薯之類的,太過低窪之處則養些魚、鴨,盡量減少損失。”

這其實是她一開始就計劃好的,一來太多的蔗苗不好弄,二來年末有了番薯等主食收獲,佃農們也不至于覺得糧倉無糧,心裏發慌。到時她再從兩個鋪子裏挪些銀子幫他們置換或置辦些米面,壓力也小些。

于管事沒想到葉娴這麽輕易就“采納”了他的意見,雖覺得五十畝還是比自己想象的多太多,卻仍高興地道:“是,王妃思慮得是,小的這就回去按王妃的吩咐辦,争取早日讓一切種子落地生根,年前能有個好收成。”

三處産業都安排妥當,前景可期,葉娴顯得很高興,臨上馬車前看着身旁很是盡職的“侍衛”,便好心地道了一句:“等我今年試種成功了,便把經驗介紹給你,你的那些良田,也可以拿些出來種甘蔗,絕對比光種水稻收益高。”

畢竟物以稀為貴,京都又是權貴富豪盤踞之地,前兩年,甘蔗的銷量一定會很好的。

“好,有王妃親自打理,我就放心了。”文曜之輕輕颔首,一臉的深表同意。

放心個鬼啊!她有說是自己替他打理嗎?

葉娴無語,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嘴欠。對這種人,她就不該那麽好心,弄得最後自己倒似乎被人家一本正經地調戲了一把。

好吧,這回你贏了!

葉娴回給他一個大大的白眼,一屁股坐到馬車內。

看着輕輕晃動的車簾,文曜之勾了勾唇角,想到日後的這一幕,心內只覺得熱意流淌,澎湃不已。

因為事先讓人傳了消息,葉娴一到張青府上,便被直接讓了進去,得到消息的喻菱兒竟是不顧侍婢海棠的苦勸,親自迎了出來。

“哎呀,小姐,您慢點兒!您若是有個什麽閃失,奴婢就是抵上這條命,也無法向大人交差啊……”海棠一面小心地扶着快走的喻菱兒,一面哭喪着臉苦勸着。

“哎呀,我真沒事兒,你們主仆幾人天天這樣拘着我,我都快瘋了。現下我不過出來迎迎娴妹妹,你哪兒那麽多的廢話?”喻菱兒如同小孩耍性子般的言語,讓葉娴有些意外。

這個孩子氣的女子,真的是曾經那個沉穩內斂得有些讓人不敢親近的喻菱兒嗎?

都說懷孕可能讓女人性情發生改變,她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你還在那兒笑,等到你也懷上了,就能明白我的痛了。”喻菱兒眼尖地瞧見了葉娴臉上的感嘆與好笑後,氣得作勢便要跺腳,立時又吓得一旁的海棠等人要上前抱住,“你看你看,我怎麽覺着現在整個人都跟犯人和廢人一樣?”

“你這是頭一胎,确實應該小心些,”葉娴快步迎上去,在喻菱兒聽得一皺眉間,又笑着道,“不過,也無需這麽誇張,适當地走走動動,對以後生産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