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章節

四爺喜歡的姑娘。

沒想到,爺都還沒來得及看到小菁兒姑娘的女兒妝打扮,竟讓不請自來的十爺拔了頭籌。

呸!呸!呸! 什麽拔了頭籌,胡說八道!

但是,雪中轉圈兒的菁兒姑娘,雖然比不上李側福晉的豔光四射,卻更清新可喜,連我這個老奴才,都恨不得有這麽個寶貝女兒啊。

菁兒姑娘和十爺一起出門逛廟會去了。 站在府門口,遠遠得依稀聽到菁兒姑娘的聲音。 她說邬先生給了她二十兩銀子,讓十爺陪她去買女人衣裳和首飾。 傻姑娘啊~光是那匹彩雲紗,至少值三百兩銀子啊。 其它所謂的琴兒借出的衣裳和首飾,少說也得幾百兩銀子。 邬先生都是知道的啊!! 怎麽莫名其妙地給那區區二十兩銀,連其中的一只沉檀木簪子都買不起啊!

這下好了。 等到四爺回來,我又有的苦頭吃了。 邬先生啊,十爺啊,你們可把老奴給害慘喽~~

19、上香

蘇菁覺得好像回到了穿越前的生活。 偶而周末下午,會和幾個好朋友聚在一起,互相幫忙選衣服,化妝,做造型。 然後到了晚上,再一起去參加舞會。 當幾個女孩子在一起,對于衣着,打扮方面,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和意見。 穿越後,還是首次體驗到了類似的感受。 因為琴兒和墨兒約了小菁兒,一起到栖明寺祈福。 今天一大早,三個姑娘家就開始在選衣服,挑首飾。

原本蘇菁仍想兩條辮子了事,這不是她懶,只是這是她唯一會綁的。 被琴兒和墨兒給嚴厲得回絕了。 但随後她倆想幫蘇菁梳個高高的發髻,額前的發全用發油給梳攏到腦後去,蘇菁看得一陣發寒。 她實在不想看到自己的臉像顆白煮蛋似的啊。 高調抗議後,琴兒幫蘇菁改梳為雙丫髻。 将發平分兩側,再梳結成髻,置于頭頂兩側。前額外負擔多飾有垂發,看起來正适合蘇菁,清秀可愛極了。

墨兒看了也很喜歡,稍加改變,将頭頂兩側的發髻各挑了一揪發絲出來,垂挂兩旁,成了雙挂髻。

梳完了發髻,琴兒還要從自個兒的首飾中,幫蘇菁挑些插到發髻上。 蘇菁聞言忙說:"不必了,不必了,"

興奮的拿出一個木盒子,一打開竟是滿滿的首飾。 從發上插着的,脖子上挂的,到手上穿着的,竟是應有盡有。 聽蘇菁說,這是她前兩天用五兩銀子買來的,琴兒和墨兒不禁無語相對。

"妳們幹嘛呢?這副奇怪的表情?妳們不說我也知道,肯定要說這些首飾不值錢是吧?但我本就不是什麽千金大小姐,又何必定要穿金戴銀呢?我覺得這只釵子挺好的,妳看看。"

墨兒湊上前一看,是一根梅花釵,通身由藤木所造。 在底端雕上一略顯粗糙的小朵梅花,用朱丹在梅花正中點上一點,看起來倒也趣致。 于是就幫蘇菁插上了。

其實蘇菁心底明白着,胤誐幫她選的那兩件衣裳,肯定都不便宜。 絕對沒有像夏掌櫃所說的十五兩銀就能買到。 但胤誐如此堅持,她也只得裝作不知而收下了。 總歸是欠下胤誐的了。

所以後來在買首飾的時候,她就堅持不肯去九阿哥的鋪子了。 借口說想逛熱鬧的廟會,在一邊的小攤子上,搜刮了一堆有趣的小東西。

當蘇菁取出那件彩雲衣時,琴兒墨兒都在一旁驚嘆不已。 紛紛對蘇菁有個慷慨師傅羨慕不已呢。

三位姑娘打伴妥當,準備出門的時候,才發現早已豔陽當空。 都已經是巳時一刻了。 三人對視一笑,反正栖明寺就在城西門外,路不遠,一路馬車過去也就是一個時辰就能到。 屆時剛好在寺內用素齋呢。 雖然蘇菁一向出入随意,但琴兒和墨兒可不行。 幸好她們是書房內的大ㄚ頭,在府裏還是有點面子的,今日是福晉特別同意她們借用府上的馬車和車夫出門的。 墨兒還細心的在前一晚就準備了些瓜子幹果一類的,三人在車上吃吃喝喝,談談笑笑,愉快的出行。

一見到馬車遠去,躲在大門旁的高福急忙往書房跑去。

"四爺,ㄚ頭們出門了。"

胤禛無奈的看了看天色,這會子才出門?

"衛成可跟着?"

"回爺的話,衛成扮成了馬夫跟上了。"

"栖明寺那邊可确定好了擺設?"

"是,奴才昨兒個親自去看過了。"

高福小心翼翼的把一切打理妥當,可不敢再出任何差錯。 初三那日讓菁兒姑娘被十爺給拐出去一整日,四爺回來後,雖沒責罰于他,但卻說這次過年,各處莊子上送來的賬本不清楚。 等元宵一過,要高福到每座莊子都去一趟查賬。 那晚四爺的冷面孔,比之平時來的更嚴肅冷峻。 連福晉都悄悄的喊了他去,問起賬目差額數目是否真的那麽嚴重。 無辜的高福,真的不知道賬本子出了什麽問題啊。

蘇菁特別交代馬夫在出城前,要繞道到王熙王大人的府上。 王熙身為鴻胪寺少卿,區區一個從五品官,在京城裏的身分不上不下的。 宅院并不在內城中,而是在靠近城西的西安門附近。 那天在錦繡坊遇上的王荼姑娘,正是王大人的長女。 蘇菁早早就跟王荼約好了今日一起上香。

待得王荼和圓兒上了馬車,五個姑娘有點兒擠迫地坐在一起,卻也更溫暖一點。 俗話說得好,宰相門人七品官,那麽貝勒府的大丫頭,竟也絲毫不比五品官千金來的遜色。 早在出門前,王荼就警告過了圓兒不許無禮。 蘇菁雖自稱為一名ㄚ環,但也肯定是受寵的ㄚ環。 要不怎麽能讓十阿哥領着她去買衣服,又讓四福晉派馬車送她上香呢?

出了城後,天高水清地,一整個放開了胸懷。 琴兒拉開了嗓子,開始唱起了曲子。

"拔白破夜,吐紅化雪,雲開霧散春晖瀉。煦相接,綠相偕,東來紫氣盈川岳。最是光明灑無界。升,也烨烨;落,也烨烨。"

唱畢,王荼驚喜問道:"這是不是山坡羊地曲子啊?琴兒姑娘真是厲害,一曲紅日,唱出了眼前的好景好風光! 我也來唱首山坡羊吧!"

"胸中有海,眼底無礙,呼吸宇宙通天脈。伴春來,潤花開,只為山河添新彩。試問安能常自在?名,也身外;利,也身外。"

蘇菁琴兒和墨兒等都紛紛拍掌。

琴兒贊評:"王姑娘這詞唱地可太好了! 今兒個出城上香,賞玩冬景,不正是常自在嗎?雖春日未來,但也就是兩三月的工夫,潤花将盛開,為山河添新彩。屆時咱們再一起出來,賞春追蝶放風筝,那該多好啊!"

蘇菁兩眼彎彎,滿心歡喜。 她很少聽這種民間小曲,此時聽來,雖少了現代音樂的和聲技巧和變化,卻更注重唱曲人的嗓音婉轉自如。 別有一番風味!

青春年少的幾位姑娘,唱曲談笑,趕馬的衛成雖安靜地趕着馬,嘴角也不由得揚起一抹輕松笑意。 今兒這可是優差啊! 他是四爺的暗衛之一,平時都是要躲在暗中,不離四爺左右,時時刻刻的保護着四爺。 昨晚被告知要被派來保護幾名ㄚ環,害得他被幾位兄弟取笑。 沒想到出了門還有曲兒好聽,樂呵樂呵着呢~

栖明寺位于一處竹林裏,竹林裏的小徑馬車可進不去,衆人只得下車步行前進。 衛成借口為家中老母祈福,也跟着一同前往。

竹林中的空氣清新,放眼望去,一根根高聳入天的竹子,間差着從上方透露下來的陽光,不由得胸中煩悶之情一掃而空。 五位姑娘中,只有王荼自幼飽讀詩書,見此美景,情不自禁的開口吟道: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墨兒名中雖有墨字,但胸中可沒多少墨水,也就是多識得幾個字罷了。 聽了王荼這首詩,問說:"王姑娘,這詩是什麽意思啊?"

"這是宋朝蘇轼,蘇大學士所做的詩。 蘇轼很喜歡竹子,寧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對居住環境都有相當高雅的品味,這是對竹的高度評價,而竹是代表着超凡脫俗,清新高雅。他說居住的地方必須有竹子生長,哪怕那裏離鬧市太遠而沒有肉吃;沒肉吃充其量叫人缺少點力氣,而沒有竹子的居所就會令人落入俗人之列。"

琴兒和墨兒都贊嘆不已,"這位蘇先生真有才學。 看看這地兒,可不正是又清新,又高雅嘛?今兒咱們也都做一回文人雅士了。"

圓兒對自家小姐那可是相當的維護。

"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