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昏君的妖妃(八)

「我真的不介意!」他不願看她傷心,急聲說道。

蘇巧淇眼簾低垂,長睫毛瑟瑟抖動,豆大的淚珠懸挂着,盡量讓聲音聽上去平靜些,「那你回答我,可會娶我為妻?」

「會!」他怎會不給她名份。

「可會與我行有夫妻之實?」

沒想過她說話如此直白,把他吓得面色一變,不知如何是好。

「不準撒謊!」

他的嘴巴一開一合,嘴裏硬是吐不出半個字來。

靜默許久,死一般的寂靜帶來的,是無盡的苦楚。

「我懂了。」凄冷一笑,蘇巧淇把被握着的手抽回,轉身,淡淡地說:「既是如此,我又何苦連累于你。」

「謝謝你讓我明白到,發生過的事,就是發生過,再不去想也無法把事實掩蓋。」

轉身的同時淚水随之下滑,沾濕了羽睫,背影蒼涼無助,聲音中透着絕望。

「本宮必須回去,二皇子還需要本宮。」

蘇巧淇抛下這一句話,急步離去,再沒回頭。

也沒見到失落得跌坐于地上的顧靖。

她的每一句,都彷佛在狠剜着他的心,他再也抑制不住沉痛的情感,淚水如擋不住的洪水般落下。

他一直不肯承認,其實他非常介意她不再純潔的身體,只是一直故意忽略掉,就算擁抱,他也只能輕輕環住她,不敢貼近她的身軀。

他恨,恨自己這醜惡的念頭。

既接受不了與她有夫妻之實,又忍受不了她與皇帝做那事兒,精神上深愛着她,才出此下策想把她帶走,就算不能行房,也望能厮守一生。

沒想到,此舉卻傷害了雙方。

是他太自私了,縱使他沒有潔癖,她也不會丢下兒子跟他離開的。

這夜,注定是個難眠之夜。

蘇巧淇早就從劇情包中猜到,神醫是高度潔癖病患者,潔癖的程度已達病态,這種心理病不是他能控制的。

碰手碰面,這些皆在接受範圍之內。

他是專業的醫師,治病時,潔癖會自動消失,可一但在工作外的情況,便會份外在意幹淨。

在他心中,被別人碰過的女人皆為不潔之人。

原劇情中,他深愛安貴妃,能為她做盡一切違心之事,卻獨獨接受不了與她身體親密接觸。

其中因由,自是他介意她的不潔之軀。

這讓蘇巧淇暗自慶幸,沒有選擇神醫線是對的,她沒信心能用愛治好神醫的潔癖心理。

既然私奔不成,自然乖乖回到宮中。

她出宮期間,宮中發生了不少事。

月華宮聲稱麗貴妃病情惡化,皇帝下令閉宮,讓麗貴妃能安心養病。

此段期間,皇帝甚少關注月華宮,以往每隔幾天總會探望麗貴妃,如今卻冷落「病重」的她,致使失寵傳聞甚嚣塵上。

只有安貴妃敏銳地感到不妥,她的眼線守在月華宮外,一直不見神醫現身,如若病重,豈會不讓他看診,定有古怪。

她的人未能潛進月華宮,縱是心有猜疑,也無法落實心中所想。

蘇巧淇偷偷潛回寝宮後,得知皇帝讓人送來了西域貢品,一塊水銀鑄造的鏡。

心中大喜,銅鏡總是未能确切看清面容,馬上讓人取來一看。

鏡中人長得沉魚落雁,豔若桃李,鳳眼微挑,瓊鼻小巧秀氣,丹唇不點而朱,美目顧昐生輝,從骨子裏滲出的妩媚風韻,說她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也不為過。

能勾得皇帝失魂落魄的臉容,果真非同凡響。

正式脫下面紗後,皇帝見她面容回複得完美無瑕,日思夜想的美貌重現,好感度一躍升至80點。

「外貌協會永遠榮譽會長!」這是蘇巧淇暗自為昏君改的稱號。

連續數天,皇帝天天寵幸麗貴妃,并對外宣稱她的病已痊愈,重賞神醫黃金五萬兩。

顧靖推卻不了,面無表情接受情敵賞賜,心中屈辱難以言說。

累次傳言失寵都能複寵,沒人再敢少看麗貴妃,巴結她的妃嫔比以往更甚。

蘇巧淇比原主更會哄皇帝開心,小心意小驚喜不斷,花樣天天轉換,時而說笑話逗他笑,時而鬧小脾氣讓他哄回來,又親手下廚煮些湯品點心,送往書房給他,逗得皇帝心情極好。

最讓衛帝受落的,自然是床第間的歡愉,蘇巧淇選擇了古代人較能接受,尺度較大又不至于太過份的模式,愛的扯線木偶能自行完成整個過程,技巧自是不用說,言語挑逗、身體欲拒還迎的時間點,掌控得極好,衛帝身心愉悅,自是對她越來越上心。

以往原主技巧需好,但畢竟是古代女子,技巧來回也就兩三樣,不及愛的扯線木偶花款甚多,衛帝幾乎天天駕臨月華宮。

衛帝再次分走安貴妃一半宮權,重新将宮權交還給她,更意欲立她為後。

安貴妃洞悉衛帝意圖,氣怒得摔了好些瓷器花瓶,又派暗線催促軒轅大将軍行事。

衛帝沉迷于蘇巧淇布置的溫柔香,多次因此擔誤了早朝,民間開始流傳「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流言。

朝中流傳着另一謠言,說皇上欲立麗貴妃為後,消息才放出去,朝臣極力反對,禦史一頭撞死于金銮殿上,皇上因此惹來更多批評。

軒轅大将軍一黨,牽頭打擊麗貴妃,力斥她是禍國妖妃、紅顏禍水,反對皇帝立她為後,主張處死麗貴妃,以定民心雲雲。

衛帝怒極,學着先帝處理事情的手段,了群臣,惹來更大非議,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軒轅大将軍見時機成熟,更放開手腳地密謀造反之事。

昏君沉迷于美色中,竟是對有人意圖謀反一事全然無知。

蘇巧淇暗嘆,想不到自己也有當禍國紅顏的一天。

她幾乎在穿進來那天,就讓蘇信搜集軒轅大将軍的罪證。

一開始,雖手握部份罪證,份量卻不足以把軒轅大将軍定罪,怕打草驚蛇,才遲遲沒有行動。

兩年來,蘇信與宰相聯合抗衡軒轅大将軍,讓他束手束腳,沒有原劇情般順利。

亦策反了不少軒轅大将軍一黨的朝臣武将,那些人皆是被蒙在鼓裏,不知軒轅大将軍意欲謀朝篡位,古代恪守禮教,怕被貼上反賊的标簽,造反之事稍有不慎,便是遺臭萬年,于是暗自背叛軒轅大将軍的不在少數。

蘇信本想一舉将軒轅大将軍拿下,卻被蘇巧淇制止。

蘇巧淇之意,是讓蘇信給軒轅大将軍有造反的機會,再作護駕,更能取信于皇帝,讓蘇家地位上升至新高點。

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得到軒轅大将軍暗自調動軍隊的情報後,蘇信跳出來堪破他的詭計,把謀反罪證呈堂,引來群臣側目,皇帝驚疑,軒轅大将軍怒極,沒想過在出兵前被揭穿。

正當皇帝想将他革職查辦時,宮中部份守軍叛變,将軒轅大将軍救走。

造反計劃提前發動,叛軍兵臨城下,進攻皇宮,蘇信以清君側的名義清理反賊。

軒轅一黨尚未準備齊全,反之蘇信一黨早已準備妥當,縱使皇帝昏庸無道,忠君愛國的愚忠之人依然不在少數,守軍氣勢比攻方更盛,兩軍對壘,自是蘇信軍節節獲勝,取得佳績。

軒轅大将軍自以為行事隐密,很多手下也不知他有謀反之心,從沒想過會被發現,更沒想過臨門一腳敗在他一直看不上眼的蘇信身上。

蘇信一直以來示敵以弱,偷偷建立勢力網,又立于道德制高點,收攏人心的速度是軒轅大将軍沒得比的。

雙方你來我往,一輪惡鬥,軒轅軍漸見頹勢,一些牆頭草見勢色不對,接下蘇信抛來的橄榄枝,背叛軒轅征(軒轅大将軍),生擒了他,自此謀反事件終于落幕。

皇帝大喜,稱蘇信護駕有功,重賞并将軍權交予他,提他為大将軍,取代了軒轅征的位置。

安貴妃在宮中惶惶不可終日,惶恐不安地等待消息,得知軒轅征被處決,頹然的跌坐于黃花梨玫瑰椅上,凄然一笑。

随着軒轅征身死,抄家之時,于書房暗格中搜出與安貴妃私通的證據,衛帝震怒,怒掴安貴妃,欲賜毒酒,卻被蘇巧淇制止。

蘇巧淇擺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态度,勸慰道:「安貴妃是大公主的生母,如若處死她,未免讓大公主寒心。」

大公主是安貴妃唯一骨血,慣會讨父皇歡心,皇帝甚為喜愛。

被狠掴的安貴妃軟倒在地,聽聞此言,低垂的雙目中透着怨毒的光芒,像只擇人而噬的毒蛇,心中怨恨蘇巧淇的假仁假義。

她跟阿征是青梅竹馬,年幼時已對他芳心暗許,要不是入宮為妃,二人早已結為愛侶。

當年她進宮,抱着三分不願,七分認命,進宮後被榮華富貴迷了眼,一心向上爬。

後來,阿征利用深埋宮中的暗線,讓她吹枕邊風引導皇帝作荒唐事,為了配合謀反大計,後位更顯重要,使盡手段才弄死了元後。

卻被麗貴妃那賤人搶了風頭,功虧一篑,就連阿征,也敗在麗貴妃的哥哥蘇信手上。

她恨,那賤人憑什麽?她不信,她竟然會輸給一個草包美人!

她恨,要是衛帝稍微有些腦子,愛寵的都該是她,而不是那空有一身美貌卻沒腦子的賤人,要不是衛帝是昏庸無能的白癡,她早就登上後位,那用落得如此下場!

由此至終,安貴妃都沒看得起麗貴妃,對麗貴妃的認知,依然停留在原主身上,沒想過人也能換了芯子,蘇巧淇見招拆招,預早把她的計謀識破,并加以還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