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昏君的妖妃(九)
衛帝憤然道:「那也得是朕的血脈才好!」
他沒想過,自己的女人竟跟別的男人有奸情,那種背叛,不止嚴重傷害了為帝的尊嚴,更傷了身為男人的自尊心。
于是,氣上心頭的他,話都沒過腦子就爆了出口。
也沒想這樣說,不止下了安貴妃的臉面,更是往自己臉上呼巴掌。
沈浸于怨恨中的安貴妃聽罷,猛的擡頭雙眼瞪得如燈籠大,受辱似的盯着衛帝,似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種話。
她雖與軒轅征有書信往來,但她身處深宮之中,不可能與将軍行茍且之事,為何皇帝竟是想不到這點?
「看什麽,你既能與外人私通,誰知那孩子是否野種!」衛帝一腳端下去,毫不留情,力氣大得把她踢倒,滾了兩圈才停下。
安貴妃扶地而起,淚眼婆娑,楚楚可憐,如若往常,衛帝定會心痛安慰,如今卻道此女何其惡心,毫無憐惜之意。
安貴妃的心也亂了,她犯了後妃最不該犯的死罪,自己手段如何了得也是個死局,解不了,一念及此,頓覺萬念俱灰,眸子暗了下來。
就連被衛帝踢得嘴角滲出血絲,也不自知。
蘇巧淇拉住衛帝,怕他真把人給踢死了。
安貴妃可不能死,現在死掉未免便宜她,虐心程度不足,支線額外獎勵就泡湯了。
加上她對蘇巧淇來說還有用處,以後得利用她達到某種目的,她必須護着她。
看見安貴妃臉上那大大的鞋印,身上沾滿灰塵,面容狼狽,蘇巧淇廢了好大的勁才止住笑意。
衛帝子嗣單薄,現存活的,只有三位公主一位皇子,大公主是他第一個孩子,感情深厚,自是不願她傷心的。
他是個重情的君王,冷靜下來後,把安貴妃打進冷宮,又安排滴血認親,确認了大公主是親生的才心安。
大公主自小在宮中長大,得知母親與外人私通,驚恐懼怕,唯恐會被一同處決,誰知得到轉機,知機地感謝父皇,不敢表現出半點的怨恨來。
沒了安貴妃的阻撓,皇帝順理成章 立蘇巧淇為後,被蘇信把持着的朝堂沒人敢提出反對。
登上後位當天,皇帝的好感度己提升至85點。
皇帝知道顧靖醫術了得,讓他成為自己的專屬禦醫。
待在皇帝身邊越久,顧靖越覺得皇帝昏庸無能。衛帝不理朝政,不知民間疾苦,每天只懂沉醉于美色當中,為此延誤上朝時辰,甚或不早朝,國家被他弄得烏煙瘴氣一團亂。
他每次為皇帝請脈,都會想起深宮中的蘇巧淇,一想起她得委屈自己去侍候這種昏君,就嫉妒得發狂。
随着時日漸過,他的嫉火越燒越烈,終于一天,燃盡了他的理智。
既然衛帝使萬民受苦,又那能讓他安享晚年,于是顧靖把心一橫,悄悄下藥于皇帝的補身湯藥中。
此藥個別使用,并無毒性,更可補身健體。
可一但混着衛帝藥膳中的某種食材吃,便會在人體內混合成毒,慢慢釋放神經毒素,成為一種獨特的混毒,長久食用,會使人神經衰弱。
這個藥方,只有曾久居西域的他得知,太醫院無人知曉。
日積月累之下,皇帝身子越來越差,經常頭痛,為免被怪罪,顧靖聲稱這是勞累過度所致,配制一些膏藥,搽抹于太陽穴上,可暫時減緩痛楚,卻是治标不治本。
皇帝傳召其他太醫,皆苦無他法,比顧靖更加不堪,致使皇帝更加信任顧靖。
蘇巧淇大概猜到了是顧靖下的藥,她沒想到他竟會偷偷下藥,雖說是幫了她的忙,可她卻不想連累了顧靖,謀害君王的罪名是要誅九族的。她為了保護顧靖,趕緊把證據都替他抹去,不讓人發現是他做的。
本來,她早已算計好,待時間到了,就親自下藥于衛帝,現在倒是省下了這一點。
在皇帝重病期間,蘇巧淇一直不離不棄,衛帝感受到她的情真意切,好感度提升至90點。
又過了一段時日,皇帝病情越加嚴重,整天渾渾噩噩,神志不清,手腳癱軟無力,病入膏肓。
本來顧靖下的藥并無如此重的藥力,他下的藥很有分寸,只會令皇帝長期頭痛欲裂,精神不能集中,長久下來将導致無法人道,可皇帝的症狀卻大出他的意料。
認真診斷之下,才發現,原來安貴妃多年來,一直在用一種慢性毒藥毒害衛帝,此藥能造成縱欲過度的假象,令他的臉色一直持病态的白,身體虧損嚴重,日漸轉衰。
顧靖下的藥,加重了皇帝身體的負擔,使藥效提前爆發出來。
現在,皇帝連早朝也上不了。
蘇信乘此機會讓皇帝退位,擁立二皇子繼位,提議皇帝成為太上皇,在後宮中頤養天年。
衛帝本來就不得人心,二皇子又經三年的精心調養,變得日漸康健,能跑會跳,身子問題已無大礙,既是皇家血脈繼承皇位,自是沒人反對,順利讓二皇子上位。
鑒于二皇子年少,群臣一致推舉蘇信為攝政大臣,宰相為輔政大臣,蘇信取得權力後,蘇巧淇也安心進行最後的計劃。
衛帝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後,方知失去了皇位,成了個沒有實權的太上皇,又無力挽回皇位,不禁痛心疾首,難以接受。
無奈身子不争氣,一個癱瘓得連說話都困難的人,如何能挽回皇位?要不是有神醫,他恐怕依然半昏半睡,久卧不起。
眼見着以往極力讨好他的妃子,皆對他冷淡無比,全都是勢利眼,紛紛轉向讨好皇太後蘇巧淇來,沒有人跟她争寵,更覺人情冷暖,世态炎涼。
失去了實權皇位,他什麽也不是,再也沒人奉迎拍馬,阿谀奉承,通通都對他冷眼看待。
衛帝的妃子們明白,衛帝如今連說話都有困難,像個被軟禁的病人,要在宮中過好日子,讨好他不如讨好皇太後來得實際。
只有蘇巧淇沒有被權位迷昏了眼,對衛帝一如既往的好,蘇巧淇就像黑暗中的唯一亮光,陪着他不離不棄,她就是他的心靈寄托,他唯一的念想。
衛帝對蘇巧淇的好感度提升至95點。
在刷好感的最後階段,蘇巧淇偷偷對身處冷宮中的安宛瑤(安貴妃)下藥,讓她瘋瘋癫癫,還經常到安宛瑤跟前刷存在感,說些侮辱諷刺的話,揚言要害大公主,惹得安宛瑤對她怒目而視,恨不得噬其骨飲其血。
眼見刺激得差不多,是時侯上演最後好戲。
這天,蘇巧淇推着木制輪椅,陪着衛帝在禦花園中散步。
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亮麗,光如流水般撒在樹上,照遍每一片葉子,風柔和地吹,枝頭悠悠的閃,陽光透過枝頭撒在身上帶來一片暖意。
推着衛帝來到湖邊,湖面波光粼粼,長長的柳條飄灑,綠油油的倒映在水面上,涼風吹來沁人心脾,舒适宜人。
「還記得嗎,當年臣妾容貌被毀時,于湖中亭唱曲,陛下還稱贊臣妾唱得好呢……」她的眼睛一直盯着湖面,聲音中帶着懷念,與一點淡淡的悲傷。
衛帝沒有答話,眼神落在蘇巧淇身上,她的側臉依然迷人奪目,他卻只能擡眼去看,她仿佛高高在上的神女,變得遙不可及,不知怎麽的,突然覺得患得患失。
衛帝想摸摸她,可是他的手腳不能移動,那怕只是一根小指頭。
他心中一慌,喚了一聲:「淇,淇兒……」
蘇巧淇擔憂地俯身查看他的身子,握着他的手問道:「怎麽了?可是有不舒服?」眸中的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他現在連搖頭都做不了,只能眨眨眼睛,回答:「沒有。」
入春的天氣微涼,站了一會,蘇巧淇接過宮人遞來的毯子,輕輕蓋到衛帝身上。
以往被溫柔小意的後妃包圍着,不覺得這種舉動有何特別,如今回頭一看,那些人皆是為了權勢迫于讨好他,只有眼前人是真心實意的關懷他,感受着她的貼心,衛帝心間泛起一絲暖意,眸子裏添了些溫度。
又說了會兒話,言談間,她多有停頓,一臉欲言又止。
注意到她的異樣,衛帝疑問:「可是有話要說?」
蘇巧淇心想:「就等你這一問。」
她嘆了口氣,猶豫片刻,視線掃過周身的宮人,示意讓他們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