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針對唐婉悠還是針對丞相府?

唐婉悠忍不住用餘光瞥了自家二哥一眼。

嘴角輕輕一翹。

果不其然,六公主一舞結束,先前随意捧場的唐輕鴻忽然來了精神般,學着其他的青年才俊引人目光的做派,對着六公主吟詩作對。

他文采極好,不負狀元之名,做得詩甚好,惹得六公主陸秦寧在聽見他吟詩的聲音後,偏頭看向了他,臉頰微紅,抿着唇瓣矜持一笑,面容嬌俏。

唐輕鴻面色鎮定,唯有靠的近的唐婉悠,能夠清清楚楚瞧見唐輕鴻的耳根子瞬間紅了,眼瞧着快能滴血。

唐婉悠愈發覺得好笑。

心中不由想起上一世。

她二哥也是如此喜愛六公主,六公主與她的二哥情投意合,兩人相互愛慕,然而等不到二哥去求娶公主,六公主便被皇帝送去和親。

邊塞外族虎視眈眈,和親之事避無可避。

六公主的母妃又出身一般,且不受皇帝寵愛,連帶着六公主也不算是皇帝多喜歡的女兒。

他的三個女兒中必須要選一個出去和親,幾乎不用多想,六公主便成為了人選。

六公主陸秦寧被送出去和親後的第三年,便在異國他鄉消香玉隕。

她二哥上一世得到這消息時,神情頹唐,多日萎靡不振,後來也一直未娶妻。

若是早一些,在局勢發展到需要公主去和親前,便讓他們二人在一起,他們本不該天各一方,陰陽相隔。

唐婉悠心痛于他們的悲劇,心中暗自道,這輩子無論如何,她也要撮合他們二人在一起。

要早一些,讓他們二人的婚事成定局。

幾位皇子公主獻藝後,還有不少閨秀在陸續出面。

唐可人也趁着這樣的大好機會,去彈了一首曲子。

她自小鑽研,琴棋書畫的确樣樣都拿得出手。

一曲結束後,立刻獲得不少人的誇贊。

唐可人感受到一道道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這些視線暗含嫉妒與贊賞,她忍不住飄飄然,血液都微微沸騰。

她極愛這樣的感覺,場中彈奏樂曲的人無數,可是勝過她的,怕是沒有幾個。

她如此優秀,唐婉悠那個鄉野丫頭,連給她提鞋都不配!

唐可人心中無比傲然,面上卻是溫柔矜持的,盈盈一禮後退下,用餘光瞥着唐婉悠的反應,想看她會不會羞慚自愧,擡不起頭來。

卻只看見了唐婉悠抿着唇慢慢咀嚼,唐禦風甚至也沒過多注意她,而是瞧着唐婉悠身前的小碟空了大半後,便又摸過一個小果子剝開皮,将唐婉悠那小碟重新堆滿。

唐可人那點飄飄然頓時蕩然無存,心中只剩下嫉恨與怒火。

唐婉悠竟然根本不去看自己!?

唐可人攥着手,咬牙片刻後恨恨想到,也是,這鄉野丫頭才回到京城多久?

縱使有三哥教她琴棋書畫,這樣短的時間,怕是看個譜子都夠嗆,根本聽不懂自己彈奏的是什麽曲子,也不知道自己的曲藝有多精妙!

她就只知道吃!

吃吃吃!這麽會吃!怎麽沒吃成一頭豬呢!?

如此想着,唐可人才算好受一些,心中湧現出濃郁的鄙夷與不屑。

唐婉悠除了一個嫡女身份,什麽都拿不上臺面。

她總不能在今日的宮宴上,對着皇上與太後,也用賞梅宴上的把戲,投機取巧的畫一副粗糙不堪的畫吧?

唐可人回到席位,望着唐婉悠的身影,忍不住目光在場中梭巡。

姨娘應過她,要讓唐婉悠在宮宴上出醜。

已然到了這個時候,可她怎麽還沒有瞧見動作?

唐可人梭巡的視線被落秋捕捉到。

她心中擔憂,想起之前碰巧撞見的白姨娘與唐可人的對話,擔心小姐着了她們的道。

落秋想要提醒唐婉悠,奈何三公子在一旁,她不能露餡。

落秋焦急之時,唐婉悠忽然偏過頭,看她一眼,還露出了一個笑容。

帶着些許安撫。

落秋頓時鎮定下來。

她抿着唇,心想小姐如此聰慧,這麽快就察覺出她的意思,那麽應該能夠化解白姨娘的陷阱吧?

上首妃嫔的位置,這時有一位娘娘忽地笑着,提着嗓音道:“聽聞丞相家的嫡小姐如今歸來了?”

這位後妃是麗妃。

她提了嗓音,并不突兀,卻足以讓下方席間的人聽見。

麗妃笑意柔柔,豐腴白皙的手扶着鬓邊的珠釵,道:“前些時日,本宮的侄女入宮陪本宮說話時,曾提及這位剛歸京不久的唐小姐。”

“說是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今日有不少小姐獻藝,唐小姐不如也表演一番?琴棋書畫,無論哪樣,只管選你擅長的便是,本宮挺想瞧瞧唐小姐是否聰慧,如本宮那侄女所言。”

她說完,還沖着皇後笑了笑:“娘娘可曾見過唐小姐技藝?”

麗妃的驟然出聲,讓下方席間的人具是安靜了瞬息。

皇後對唐家這位小姐知之不多,麗妃如此說,皇後也笑盈盈的順着她的話道:“本宮确未曾瞧過。唐小姐回京不久,今日本宮還是頭一次與唐小姐見面,又哪裏能瞧見唐小姐彈琴作畫。”

麗妃笑容愈發柔和,她三十左右的年紀,卻保養的十分年輕,情态嬌俏如同少女一般,支着下颌輕輕道:“既然如此,那可否請唐小姐為本宮開開眼?”

麗妃的語态溫柔,沒有絲毫的為難,眼神中是真切的好奇。

可唯有唐婉悠知曉,這位麗妃,此刻不過是故意為難她。

說起來,這位麗妃與丞相府八竿子打不着,卻與白姨娘之間還有着一份遠親關系。

怕是白姨娘想法子送了東西進宮中,說動了這位麗妃娘娘,要在今日的宮宴上為難自己。

不論她是否是要害唐婉悠,其他人都因為麗妃的話開始讨論。

“先前丞相府辦賞梅宴,我有事未曾赴宴,後來聽聞唐小姐天資聰穎,字畫都極為了得。”

“我也聽聞,唐小姐是通曉琴棋書畫的,雖說是在鄉間長大,但不愧是丞相大人的女兒,這般的聰慧,怕是女子少有。”

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直說的唐正天與洛詩柔冷汗直流。

唐家的三兄弟也正襟危坐。

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唐婉悠連賞梅宴上那日都是急中生智,巧作罷了,其他的不過方才跟着三個兄長學習,連門都還沒有入,又哪裏來的樣樣精通!?

更何況,京城中縱使有傳聞,他們也曾聽過幾句。

那些傳聞中只道唐婉悠怕是琴棋書畫都曾學過,而非說她樣樣精通。

幾字之差,其中的意思卻是天差地別!

這麗妃,怎地如此!?

他們好端端的女兒方尋回京中,貿然便點名婉悠要她獻藝,莫不是在故意針對婉悠!?

亦或是在針對他們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