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章節

主意要向老福晉道歉,蘇菁便喚了葉子進來為她打理衣裝。 在蘇菁開始懂得為胤禛着想的同時,另一個女人也是全心全意的,為她所愛的男人使盡了心機。

昨日在莊親王府所發生的事,很快的就傳到了群玉樓。 小雪聽到消息時,冷冷一笑。

"哼! 那個伊泰,仗着莊親王年老無子,便自以為是個小王爺了。 整日地目中無人,四處鬧事。 這會兒得罪了四貝勒爺的新寵,呵~我等着看好戲。 幸好十爺回去了,這事要是讓他知道了,還不得鬧上惠郡王府去!"

"且不談這個,我們的人,能進宗人府了嗎?"

"小姐,負責送飯菜的那個小太監受過八爺的恩,願意讓我們換個人進去送飯。"

"很好,馬上安排。 我今晚就要見到八爺。"

"是,小姐。"

"十四爺他們把詩抄好了嗎?"

"抄好了,今兒一大早,十四爺就派人來說過了。 小姐吩咐的那首詩,十四爺抄得工整的抄了好幾張。"

"愚蠢! 如此情況,怎麽可能将詩抄得工整?馬上傳話給十四爺,重抄。 抄得不求工整,草率一點不要緊。 抄寫的時候,還得滴上幾滴水,化做淚水似的。 明白嗎?"

"屬下清楚了,馬上就派人去一趟。"

"不,你親自去。 親眼見得十四爺将詩抄好了,請他明日和九爺帶上那詩篇,一同面聖求情。 一切照着我說的做。"

待得下屬們離去後,小雪才容許自己在無人之處,顯露出些許的孤單與無助。

"胤禩,你還好嗎?才兩天,才兩天沒見你,我就想你了。 你千萬要保重,要等我救你出來。"

小雪的眼眶漸紅,但她強忍住不流淚,該辦的事還很多。 能在皇上面前說上話的人沒幾個,而八福晉的外祖父-安親王,就是一個。 雖明知道八福晉一定會去求情,但實在放心不下。 就是再不願意見語柔,她也得走一趟八阿哥府,見一見語柔。

這一日,兩個胤禩的女人一同談了些什麽,沒有第三人知道。 旁人只知一這番談話從正午談到了傍晚時分。 小雪一離開八阿哥府,直接朝宗人府去。 而語柔也不管天色已黑,急急忙忙得往安親王府去。

小雪很好運得順利混進了關着胤禩的廂房。 端着飯菜,推開了房門,卻沒見到原本料想中必然頹喪萬分的胤禩。 不由得愣在當地……

只見胤禩仍然衣容端正,雖然冒出了些許胡渣子,但不難看出胤禩對自己的外表還是很在意的。 穩坐在房內唯一的椅子上,專心的看着手上的書,還不時啧啧出聲,對書上的內容贊嘆感慨。

這才是胤禩! 不管情況是如何的危急,他永遠是這麽得儒雅,這麽得安然自若。

小雪凝視着胤禩,淚水沉默的滴了下來。 此時的胤禩也察覺到自開啓的門縫中湧進的冷風。 擡頭看向小雪,随即失态的站了起來,連身下的椅子被推倒在地上也不管。 沖上來奪過小雪手中的飯菜,随手放在桌上後,緊緊的擁住了她。

兩人安靜的擁抱着,直過了好半響,胤禩才依依不舍得放開了小雪,牽起了她的手,兩人一同在床邊坐下。

繼續無語的凝視着對方,好似是一輩子沒見過面了,怎麽看都看不夠。 小雪原本已慢慢止住的淚水,又慢慢得淌了下來。

胤禩微嘆了一口氣,用拇指輕柔的抹去了小雪的淚水。 姆指下的觸感是那麽的柔滑,但佳人眼下的憔悴,卻又是那麽得明顯。 胤禩感到心疼。

"辛苦妳了。"

小雪搖了搖頭,哽噎的說不出話來。 其實也沒有什麽可說的,為胤禩所做的一切都是她心甘情願,談不上委屈辛苦。 她知道他的心意,也知道她的心意為他所知。

兩人之間實在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了。 難得謀來的短暫相聚,就這樣在脈脈含情的互視中流逝。

直到無法再拖下去時,小雪才起身準備離去。 她只對胤禩說了一句話。

"你一定會沒事的。"

毅然決然的轉身而去,不再留戀。

胤禩肅立在門外,看着小雪的背影,許久後,才回房休息。

這一夜,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無法入眠的一夜。

這是胤禩被關押在宗人府的第三日,也是胤禟,胤誐,胤祯等人,第二次進宮求見康熙,為他們的八哥求情。

連續幾個兒子的折騰,康熙也是極不好受。 看着眼前磕頭的三兄弟,康熙的眼神很複雜。 天家豈有真情,這三個兒子真是因為兄弟友愛才來的嗎?

"你們哥兒三個,何事求見?"

"皇阿瑪,您這不是明知故問嗎?您明知道我們是為了八哥來求您的。"

胤誐心直口快,沖口而出。 上次來求情,他去找小雪沒跟上。 這次是抱着一肚子的氣過來的。

胤禟卻比胤誐冷靜多了。

"回皇阿瑪,十弟性子一向直爽,您別跟他計較。 我們幾個是來獻字帖的。"

"獻字帖?"

胤禟此言大大出乎康熙意料之外。

"所獻何字帖?何人所做?"

還沒發過一言的胤祯,從懷中掏出了多張字帖,折得有點淩亂了,但可見得有他們三人的筆跡。

恭敬的獻上字帖給康熙後,胤祯又退回原地繼續跪着。

康熙打開一看,多張字帖寫得是同一篇文,赫然是他自己多年前所作。

看向地上跪着的三個兒子,康熙對他們竟能如此準确的猜中自己心思,感到驚訝。 眼神一利,就欲開口喊人把這三子拖出去。 身為帝皇之尊,最忌諱得,就是下面的臣子們擅自揣測上意。 其中的大逆不道不言自喻。 但低下頭,見到詩稿上面的字跡,康熙猶豫了。

這文是康熙四十二年時,前裕親王福全過世,他一時悲傷的哀恸之作。 福全生前最疼愛的卻非保泰,反而是八阿哥胤禩,對他簡直就是視如己出。 如今将胤禩關押,若福全尚在世,怕是要拼死保奏吧。

“迄今追惟徃事,溯自髫齡,或同侍寝門,或偕游禁苑,或參稽圖史,或陪扈銮輿。朕日篤家人昆弟之歡,而王則益修臣職,惟謹四十餘年,曽無失徳,天懐樂善,何日忘之。”

胤禟細細的察言觀色,看出康熙神色有些微松動之意,趁熱打鐵,吟出文內的句子。 康熙與福全兄弟兩人曾一起玩,一起睡,一起看書,一起出巡,兄弟感情深厚。 想及自己與八哥之間的感情,又何嘗不是如此。 胤禟眼眶漸紅,真情流露,一旁的胤誐卻早已哭出聲。

胤誐跪爬上前,攀住康熙的腿,哭求道,

"皇阿瑪,兒子求您放了八哥吧。 八哥絕對沒有不臣之心,皇阿瑪明鑒啊。"

明知這是有人設下的計,康熙還是感動了。 深深的嘆了口氣,擺擺手,

"罷!罷!罷! 李德全,傳旨,放了八阿哥吧。"

作者有話要說:**抓蟲全文:國家景運,厖洪本支,百世用惇,秩敘懋建,屏藩矧茲,同氣之最。親加以懿行之茂着,恩無間于終始,禮務盡夫榮哀。紀述生平,倍増忾嘆。惟王為皇考世祖章皇帝之長子,朕之親兄也,胄既屬尊齒,複居長而秉性寛和,持身謙牧,虛受之量,雖疎賤不遺矜慎之衷,雖細必饬。而其大者,則在因心展孝,曲盡慈寧,色養之誠,視國如家,克敦夙夜。奉公之義入,而預聞大政出,而翊贊戎機。佐致升平,共享清晏。豈期偶恙,遽遘鞠兇!當王之初疾也,嘗遣醫審藥,躬視再三,王自謂漸瘳,諄辭遜謝,及朕時廵塞上,哀訃忽聞,遂觸冐炎蒸,倍道遄返,辍朝臨奠,制诔抒懐。歴喪禮之告竣,常涕泗之橫集。顧瞻華屋,(注1)杳隔春晖,歲月不淹,頓成陳跡,能不悲夫?迄今追惟徃事,溯自髫齡,或同侍寝門,或偕游禁苑,或參稽圖史,或陪扈銮輿。朕日篤家人昆弟之歡,而王則益修臣職,惟謹四十餘年,曽無失徳,天懐樂善,何日忘之。經曰:“髙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王服習斯訓,美備厥躬。按法旌行,予谥曰憲,洵無忝矣。茲王之寝園在黃華山麓,川廽岩抱,既固且完,朕親加相度,乃襄大事,嗣子保命紹舊封,式缵(注2)王緒。于戲!(注3)惟王克忠克孝之節,允樹為臣為子之型,王之休徳朕褒揚之,王之後嗣朕佑芘之。爰據實摛文,勒之貞石,用垂令聞于不朽,俾後之覽者知所景仰焉。

58、成親 (修文)

維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遣大臣敬祭于黃帝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