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章節
個說明各自身份來歷的機會,就這樣被兩人錯過了。
稍晚,蘇菁獨自用過晚餐後,仍不見胤禛回房。 問過葉子後才知道,胤禛竟還在書房忙碌着,連晚膳都是高福端進書房的,也不知他究竟吃過了沒。
蘇菁轉念一想,成親一月有餘,自己還沒去書房找過胤禛呢。 幹脆起身往書房走去,卻在書房門口被兩名沒見過面的護衛擋了下來。
"四爺吩咐過,不許任何人打擾。"
蘇菁感到有點難堪,但知道這兩名護衛也是秉公辦事。 無奈的立在書房門外尋思着,是就此放棄,還是另尋他法。 忽然聽到高福的聲音:
"這位是側福晉! 爺吩咐過可以随時進書房的那位! 你們都瞎了狗眼了,敢攔着側福晉?"
罵完兩名護衛,高福也不忘向蘇菁道歉。 蘇菁倒是不以為意,對三人笑了笑,就推門而入。 看到房內桌子上的飯菜都還絲毫未動,心裏就是一股子氣:
"這人是怎麽回事呢?再忙也得先吃飯啊!"
胤禛聽見了開門的聲音,仍是不為所動。 待得批完了手上的那本折子,才擡起頭來。 見到是蘇菁,除了有點訝異之外,還感到一點窩心。 直到看到一臉嚴肅的蘇菁端起一碗飯,夾了點青菜到飯碗裏,走了過來,夾起一口飯菜,遞到胤禛面前,胤禛才一臉尴尬。 他支支吾吾的說道:
"菁兒,妳放下,我自己來。"
"不行,你張開嘴,我喂你。"
胤禛自打有記憶起,就沒讓人喂過飯了。 此時被蘇菁當成小娃娃對待,實在是渾身不對勁。 板起了臉,嚴肅的命令蘇菁:
"放下,誰讓妳進來打擾我的?"
蘇菁對胤禛的冷言以對卻是視而不見,反而溫柔撒嬌的說道:
"親愛的,你的健康是我的幸福。 你不讓我喂也行,我得盯着你吃完了。 至于誰讓我進來的,不就是你自己嗎?"
胤禛愕立當場,自己竟然被菁兒調戲了! 怎麽從來沒發現菁兒有媚人的這一面?不過還好,媚惑的是自己。 低沉的一笑,接過蘇菁手裏的碗,開始吃了起來。
蘇菁見胤禛桌面上,還疊着老大一堆的折子,不禁為胤禛感到心疼。 胤禛又不是太子,也沒有什麽官位,怎麽這麽忙呢?
看着胤禛手裏的飯碗将空,蘇菁心思一動,想引誘胤禛早點辦完公事,早點休息,得要抛出些誘因才行。
"胤禛,你今晚早點兒忙完,我有事跟你說。"
說完也不管胤禛的反應,自回房去準備去了。
即便胤禛知道蘇菁在等着自己,但公事不可馬虎,長年養成的習性,不容得他草草批文了事。 這一來,直直等到一個多時辰後,他才回了蘇菁的房。
回了房卻不見蘇菁的人影,只見桌上一張字條,讓胤禛到溫泉房去找她。 胤禛輕微的笑容帶了點暧昧,自然是樂意行事。
随着蘇菁的意思擺布,胤禛光着身子,泡進了熱呼呼的泉子水裏。 這溫泉房雖說是他下令蓋的,但實際上他還沒享受過。 整個人坐在泉水中,将頭卧在蘇菁的膝蓋上。 蘇菁跪坐在水池旁的石地上,溫柔得将胤禛的辮子解開,用鈍角牛角梳慢慢得仔細得梳散了。 潑了點熱水,将胤禛的頭發打濕後,緩緩得在他頭皮上按壓了起來。 雖說蘇菁對什麽穴道是一竅不通,對力道的掌握也不在行,但是她貼心的時刻注意着胤禛的神色。 在胤禛明顯感到舒服的位兒,就多按幾下;若是注意到胤禛微皺眉頭,就放輕點。
溫泉房內彌漫着霧氣,蘇菁還一早就讓人準備了花瓣在水裏。 雖然胤禛覺得這樣過于嬌氣,但不可否認的,在熱氣的蒸騰下,花香飄散,讓他整個人舒緩了許多。
胤禛滿足的呼了口長氣,蘇菁取過放在一邊的長笛,吹起了曲子來。 悠揚的笛聲,舒适的水溫,氣氛溫馨暖人。
浴後,自有ㄚ環會整理幹淨,而已換上簡便內衣的兩人,肩并着肩,一同躺在床上。
"說點兒話。"
胤禛開口要求。
蘇菁微愣,回問道:
"說什麽啊?"
"随便妳說什麽。 讓妳這麽一伺候,我一點兒也不累了。 現在不困,就想聽妳的聲音,随便說點什麽吧。"
蘇菁聞言淡淡一笑,偏過了頭,靠在胤禛的手臂上,尋思了會兒。
"我給你說說偵探故事吧。"
"偵探故事?"
胤禛好奇的問。
"是啊,就是那些憑着蛛絲馬跡,推理案情,協助衙差找出案件真像的過程。"
"哦?沒想到我的菁兒還懂得衙門辦案的招?"
"這跟衙門沒多大關系,你聽了就知道了。"
蘇菁輕柔的聲音,敘說起了她所熟知的福爾摩斯的故事。
在蘇菁的故事裏,十九世紀末倫敦的福爾摩斯,成了一位江南的大清秀才。 而華生醫生,則是一位有着家傳絕學的年輕大夫。 兩人連手破案,幫助當地官員辨明真像。
而兩人之間的感情,也随着故事的進展,漸漸的,默默的,越來越深厚。
作者有話要說:我一直相信沒有莫名其妙,毫無來由的相戀。 之前兩人之間,大都是四四在付出。 現在菁兒也該用點心了~~
67、壽辰
清康熙四十八年五月四日,這一天是康熙皇帝的。 據說因為不是滿十整歲的大壽,所以場面算不上是最盛大的一年。 但這是蘇菁頭一次在京城內,
并親身參與到中國皇帝的生辰慶賀。 一日所見,讓蘇菁膛目結舌。 她本以為,憑着穿越前曾到紐約時代廣場參與跨年,有過那從人山人海裏親身擠出的經驗,無論如何大的場面,都不能鎮住她。 直到這一夜,她窩在胤禛懷裏,由胤禛為她按捏幾将抽筋的小腿時,蘇菁萬分得後悔之前過于小看這古中國的皇帝壽辰。
身為康熙的兒媳婦,人情上來說,蘇菁是應該要進宮,向她的皇帝公公祝壽的。 但是康熙的兒子多,兒媳婦更多。 所以依禮數,只有嫡福晉和成年的皇孫,可以陪着皇子進宮祝壽。 雖然蘇菁是身穿禦賜的正紅嫁衣嫁入四貝勒府,身份比一般的側福晉要高,可以說就是不明言的平妻了。 原本胤禛和宛屏也是這個說法,要蘇菁一起陪同進宮。 但蘇菁可不願意,難得遇上這麽個熱鬧時候,自然是要跑出府,好好逛逛,才不枉穿越來此康熙朝一回。
胤禛和宛屏勸了幾回,都不能讓蘇菁改變主意,也就死了心,兩人自行進宮。 胤禛後來想想也好,他也不希望讓胤誐有見到蘇菁的機會。 而宛屏則是想,宮內是滿布地雷的危險區,讓蘇菁離得越遠越好。 依穿越清穿文的公式,穿越女每次進宮,都會出事,而且大多是壞事。 反正依着明顯胤禛對蘇菁的寵愛,只要熬過了康熙朝,等到雍正登基,到時候蘇菁自然是誰也不怕得罪了。 而她這位雍正朝的皇後,只要和乾隆他娘保持好關系,想來也能善終。
大約正午時分,蘇菁和小弘時就偷偷摸摸得,從側門溜出了四貝勒府。 兩人全身上下一副平民打扮,姐弟一樣的裝扮,身後只有兩個無奈委屈的ㄚ環跟着,自然就是葉子和小櫻了。 出了府門,只見四處花團錦簇,彩缦繡蓋,到處是彩廊,彩棚彩牆,燈廊經棚;到處歌吹沸天,鼓钹震耳! 一時間,四人呆立大街旁,憨傻得擡頭四望,竟是從不知道,一雙眼睛是如此得不夠用,滿京城是看不完的熱鬧。
一行四人先到城西的廣濟廟,上香拜拜求平安。 因為弘時說最近宛屏夜裏總是睡不安穩,想幫他額娘求個平安符。 如此有孝心的孩子,蘇菁樂意成全。 進了廟裏,蘇菁訝異的發現,這兒除了衆多僧人,竟還有多位身穿官服的小吏小官,加上一群耆老,大夥的人聚在一起誦着萬壽經。
趁着弘時在拜香求符之時,蘇菁偷偷的問了一旁的一位老者:
"這位大伯,請問一下,大家在這誦這萬壽經,可是官府下令的?"
"喲~瞧瞧妳這姑娘說得是啥傻話! 妳這話啊,可千萬別往外頭說去。 誦這萬壽經都是大夥兒自覺的。 當今聖上英明,寬待百姓。 這二十年來,咱百姓過的日子可好了。 有個好皇上,咱百姓才能有飯吃、有衣穿。 誦經念佛,求佛祖讓這位好皇上龍體康健,可不是咱百姓應該做的嗎?"
蘇菁笑着向這位大伯道了謝,心裏對康熙的敬意,不免加深了幾分。
待得弘時求得平安符後,四人就在附近的廟會逛了起來。 整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