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章節
街上,小吃攤販那是滿處都是。 放眼望去,甚至還有兩三處露天搭建的戲臺子,臺上演的都是吉慶的戲文。 這種歡喜日子,吉慶戲文讨百姓的喜歡,能夠讨得多些兒賞錢。
市民呼朋喝友傾城而出,有成群結隊攜童抱雛的盛裝婦女,有駐足仰首将戲臺圍得水洩不通的觀衆;有擠在人群中叫賣的小販,有躲在園門外窺的老妪;有拿着響鞭管理治安的巡城兵卒,有随在馬後揀拾馬糞的清道夫。各處彩樓彩棚,戲臺等都寫有浙江戲臺,江南十三府戲臺,直隸鏊山戲臺字樣。
小弘時樂得嘴都合不攏了,拉上了蘇菁的手,一攤逛過下一攤。 直鬧的葉子和小櫻的手上,都提滿了他買下的小東西,才算是不甘願的暫且罷休。 四人找了一間高大熱鬧的茶樓,碰巧在二樓靠窗處得了個空桌,便坐了下來喝茶休息。
即便是茶樓裏,小弘時也不甘寂寞,把茶樓拿手的點心一個不落的點了個遍之後,就專心的聽着說書講故事。 今兒這是什麽日子呢?這可是萬歲爺聖壽啊! 每間茶樓裏說書的,都說着同樣的故事:就是康熙的政績!
除鳌拜、撤三籓、平臺灣……還有諸多數不清的政績。 要是有不清楚朝政的人來聽了,肯定以為康熙就是全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了。 這些本朝大事,身為皇孫的弘時,自然是都有聽先生教起過。 但先生說的,可不像這茶樓裏說書得那麽精彩刺激。
說什麽皇上武功高強,宮裏的侍衛個個都是武林高手。 區區鳌拜,只不過幾個呼吸之間,就被拿下。 還說皇上乃聖天子,有神明的庇佑,所以才能順利得跨過海峽,無風無浪,将臺灣納回清朝的版圖。
這說書說的可真精彩,連葉子小櫻兩人都聽了入神,更別說少有機會出府的小弘時了。 只有蘇菁,卻是興致勃勃得四處張望。 自從嫁了胤禛後,再不能像以往姑娘時候,能夠随意的女伴男裝出府游玩。 這次趁着胤禛和宛屏兩人不在,當然是要抓緊機會玩個夠。
弘時趁着說書先生喝茶暫緩的時間,興奮的跟蘇菁說着他對康熙這位皇瑪法的崇拜。 對自己為皇瑪法準備的壽禮卻不能親手送,還得由胤禛代送,感到十分遺憾。
依着蘇菁的誘導和自己的想法,弘時後來決定做一幅瓷鑲畫,送給康熙賀壽。
首先是參考了胤禛書房內的最新版大清朝地圖,然後請了木匠,依着大清版圖做出了外延不平整的木盤子。 木頭盤子深約兩三吋,裏面填滿了陶土,整個看起來就是個縮小版的大清地圖。 然後,弘時奢侈的打碎了各色瓷器,将瑣碎的瓷碎片,一片一片的壓進陶土內。 每片瓷碎片的顏色各不相同,但特意的經過排比,讓這個陶土的大清地圖遠看起來,山是山,水是水的,還是一幅美麗的江山風水。
弘時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将精挑細選過的瓷碎片,一一在陶土上排列好。 顏色深淺很重要,地圖考據更重要。 泰山應該在哪,黃河應該有多長,地圖比例這知識,還是弘時從蘇菁那兒學到的。 當然,因為這木盤子也就一個圓桌大的面積,不可能将全中國的山水全都擺進去,只能挑選些較有代表性的出來。 但是當弘時捧出成果時,宛屏和蘇菁一眼就能看出那是大清江山。
宛屏原本出的賀禮主意是一盆萬年青,然後移植到一個大鐵桶子裏,就這樣送上去即可。 蘇菁想了好一會兒,才看出這其中的寓意。 一桶萬年青,一統萬年大清江山啊!
蘇菁為宛屏的構思贊賞不已,甚至認為,要不是弘時的地圖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不然這萬年青的主意,要來得更簡單。 宛屏心裏卻是慚愧萬分,她這是偷竊了無數前人的奇思妙想啊。
胤禛代弘時獻上這瓷鑲畫時,是由兩位公公,左右各一的擡着上殿的。 瓷碎片排列完成後,整塊陶土就送進了磚窯去烤過,木盤也已去掉。 完成品由一面錦緞披在上面,當胤禛當着衆多皇親貴族的面,掀開錦緞時,衆人皆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氣。
更讓人吃驚的,還在後面。 當康熙問起,為何弘時選擇用無數的瓷碎片來拼湊這幅江山圖,胤禛代弘時回答說: "每片瓷碎片就是一個大清子民,不同的顏色、大小,就是代表每個大清子民的種族、地位不等。 瓷片雖小,但這幅圖不能少了任何一片。 每一個子民雖然微小,但這個大清朝,不能少了任何一個人。 每一個人都要團結一心,為國為民,這才是我堂堂大清皇朝該有的氣象!"
胤禛這段話讓康熙沉思了許久,以瓷片代表百姓,說明這國家乃是由萬萬民衆所組成。 為君者,首重民心。 這幅瓷鑲畫以最淺白的方式,表明了這一點。
康熙心裏對這禮物非常滿意,甚至在壽辰隔天就令人裱框起來 安置在禦書房的顯眼位置。 他希望在禦書房上學的皇子皇孫們,能夠習得這幅瓷鑲畫裏的涵義并牢記在心。 可康熙在歡喜之餘,不由得多想了起來。 區區一個幼兒,真能送出如此深切暗喻的賀禮嗎?這究竟是胤禛之意,還是另有他人?
蘇菁萬萬沒想到,小小一個賀禮主意,竟為她引來了康熙的注意力。 康熙壽宴後,就暗令了人對此賀禮的來龍去脈做徹查。
68、低潮
葉子在院子內擔憂得看向蘇菁,而此時蘇菁卻對葉子的注視恍若無視一般,她滿身大汗,專心一志的練舞。
按理說,練舞是好事,但是自家小姐近來似乎有點不對勁。 似乎是有心結,雖未知郁結之因,但看着小姐連練舞都鎖緊眉頭,葉子心裏就是不喜。
葉子對蘇菁的貼心實屬少有,她的直覺感應十分正确。 蘇菁近來的确有不少煩心事,卻又不知如何對人言。
自五月的康熙壽辰起,弘時便大受康熙的重視,也被衆多皇子皇孫看入了眼。 一時間,竟是忙碌了起來,不再像以往那般,有閑暇來找蘇菁和辛巴玩耍。 而宛屏原本就忙于府中內務,再加上,現今要為弘時操煩課業和人緣處事等等小事,竟也忙得不可開交。
乏人陪伴的蘇菁,無聊至極。 在一次的偶遇中,遇上了群玉樓的頭牌花魁-宮雪涵姑娘。 蘇菁對花魁這職業并不反感,畢竟小雪賣藝不賣身。 在蘇菁看來,就像是前世的偶像歌星一樣的存在。 要是在前世遇上了這樣的人,還得要想方設法的讨簽名呢。 但蘇菁也知道,在封建的古中國,妓女這一行業,不論賣身或賣藝,都是讓人看不起的。 也因此,即使她和小雪再怎麽談得來,她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出入群玉樓。 每回都得偷偷摸摸的,掩人耳目。
宮雪涵賣藝賣的就是舞! 她的舞姿,柔媚中帶有點英氣。 加上她瓜子臉的古典氣質,跳起拿手的水袖舞,迷死了一片到群玉樓尋歡的公子哥兒們。
蘇菁也擅舞,雖然她一直沒有機會展示一番,但她穿越前,就是校內舞蹈社的成員。 她并沒有所謂擅長的舞,不管是芭蕾還是古典,都算不上。 說穿了,穿越前的蘇菁,就是一個手腳靈活、身子柔軟度佳、時常報名參加校內舞蹈表演的年輕人。 她跳習慣的,還是現代年輕人喜愛的那些快舞。
雖說功夫底子沒有小雪深厚,但蘇菁勝在她的見聞廣。 處在衆多移民文化交融的國家,蘇菁欣賞過各種文化的舞蹈表演: 非洲充滿力道的祈雨舞、印度舞那種像蛇一般柔軟多變的媚惑、場面浩大驚人的愛爾蘭踢踏舞。 甚至蘇菁還分享了現代歌舞劇的概念。 以現代舞那種無聲似有聲,以肢體動作演繹心聲。 此種概念有點類似于中國傳統京劇,混合了動作和唱曲的表演模式。
蘇菁的衆多想法,遇上了有豐富表演經驗的小雪,瞬即爆出了知己的火花。 兩人常常一談起來就沒完沒了,到了後來,蘇菁還開始向小雪習舞。
開始的初遇或許可以說是偶然,後續的興趣相同還是偶然,但在小雪得知蘇菁的身份來歷之後,刻意的結交與貼近,都是有意為之了。 偏偏小櫻沒有察覺與小雪相交的嚴重性,只注意蘇菁的安危無憂,并沒有特意告知胤禛此事。
也是胤禛近來忙碌異常,雖說還是夜夜宿于蘇菁之房,卻總是在夜已深黑之時才歇下,壓根就沒注意到蘇菁的近況。 入秋之後,因為某些原因,甚至有幾晚都沒有與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