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8 章 被他帶走了
重重的“懦夫”二字出口,猶如一塊巨石擲在地上,震得一旁路過的侍衛疑惑側目,亦令得冷钰的臉色瞬間黑沉,嘴唇嚅了嚅,卻最終還是咽回了已經到嘴的話。
對比之前周雪沫的積極争取,他此刻的退縮畏懼和欲言又止,實在讓葉娴看不下去:
“明明心裏擔心、牽挂得很,卻要因着某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苦苦壓抑自己,努力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你這樣,還是個真正的男人嗎?對得起翠兒對你的一片真心嗎?如果……”
突然閃過腦海的猜測,令得她的眸光一頓,垂眸道,“如果是因為我的原因,那我此時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翠兒和柳綠從來都不是我的侍婢……啊……”
突地一陣疾風從院內襲來,熟悉的清冷氣息灌入鼻間時,一只大手掐住她的腰,巨大的力道将她的身子驟然提起,文曜之冰冷的聲音在她的驚呼聲後緊接着擲下:“本王先行一步,你安排好一切後速速跟來。”
“是……”冷钰的回答聲出口時,葉娴已被文曜之掐着腰提着領子帶到了數丈之外,緊接着白雪撒開蹄子奔至,她又被提着坐到了它的背上,開始迎着寒風急馳。
“放開我!你又發什麽神經?”被緊扣着身子坐在前面的葉娴一邊側開臉避開冷厲得幾乎要将人臉劃破的寒風,一邊雙手掰開文曜之的大手,掙紮着吼道。
那晚她已當着他的面說得清清楚楚,他們的交易已徹底中止,他們之間連那層虛假的關系都沒有了,他有什麽資格動不動就這樣強抓強拽着她?
回答她的,是越發急促的馬蹄聲和更加刺骨冷冽的寒風。而任憑她如何摳、掰、抓、撓,他置于她腰間的大手始終不動如山,絲毫沒有要放開的意思。
哪怕他的手背上已是傷痕累累血跡斑斑,他的手依然緊緊地掐着她的腰。唯有微垂的落在她粗布衣衫上的眸光,冷凝得有如實質。
“你放不放,再不放信不信我……”氣怒中的葉娴卻根本感受不到他眸光中的冷意,憤怒中一側頭,張開嘴重重地咬在了他的左臂上,眼角餘光掃到身周的景致,再想到他之前的話,立時又驚得牙齒一松,再次大吼,“這不是去漱玉山莊的路,你要帶我去哪兒?”
病重的翠兒還等着她帶她去找大夫,她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陪他玩什麽棄康莊大道而就崎岖山路的冒險游戲!
“宛南城!”文曜之緩緩擡起的凝視着前方的雙眸中綻出寒芒,抿了抿嘴後冷冷地吐出三字。
宛南城?好像在哪兒聽過。
葉娴一愕,一時想不起來自己在哪兒聽過這個地方,更不知道它在哪個地方。
不過,那是哪兒與她無關,她現下要做的是趕緊回去帶柳綠和翠兒離開。
“我不去,你放我下來,我要回去!”葉娴掙紮得更激烈,身後人的無動于衷讓她氣怒又心塞,忍不住撂下狠話,“你再不放我下來,可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她不發怒,他還真當她是沒有爪子的貓了!到底是誰告訴他,她可以任由他想抓便抓想拽便拽的!
眸光一狠間,她右手一動,一抹冰涼滑入指間時,她垂眸再次冷冷道:“放開我,好歹合作一場,我不想離開前和你變成仇人!不要逼我恨你!”
那天晚上他對她的不敬,她暫時壓在心底,勉強自己将之定為他酒醉後的失控行為。可此時,他确是清醒得很的。
“本王不會放你離開!”回答她的,是文曜之冷凝而毫不退讓的一句話,直接咽得她倒仰,“好,那你就別怨我!”
媽蛋,又是不放她離開!
他是她的什麽人?有什麽資格一再說這樣的話?
她氣得右臂高擡,指間寒光一閃間,捏着一柄極小號的劃刀向着他握着缰繩的右手小臂處紮去。
他不放是嗎?那她就讓他不得不放!她就不信,他會由着她的刀子紮進她的手臂裏!
她以為,故意露出的小刀能逼着他放慢馬速,放開對她的鉗制,卻沒想到,他在掃到那抹寒的剎那,眸光一凜間,竟是左手一個手刀,直接敲在她的脖子處。
文曜之,我操你奶奶!
翻着白眼軟倒時,葉娴在心裏惡狠狠地罵了一聲!
在她身子摔落馬背前,神情冷漠的文曜之伸手托住了她的後背。她随意挽成丸子頭的黑長發絲,因着被他的手指勾掉發帶而鋪在他的臂間。
目光觸到黑發飄散間她又消瘦回去的尖瘦臉龐,他的眸光閃了閃,待從她指間将那枚精致小巧的小刀取出,他捏在手中,痛苦地閉了閉眼,喃喃的低語聲瞬間被風吹散:
“從前,本王不舍得你離開。現在,本王……不準你離開!本王要讓你親眼去看看,你與人為刀引發的後果!”
葉娴是在床上醒來的,陌生的環境和屋外隐約傳入耳中的陌生方言,無不清楚地告訴她,她被成功帶到了京都之外的地盤。
急急擡眸掃向屋內,目光觸到桌旁捏着茶盞入定般挺身而坐的身影時,葉娴眸中含怒,垂在身側的手立時一動,一把抓住身上的棉被就欲掀被而起,屋外一道略透着神秘的聲音撞入她的耳中:
“喂,你聽說了嗎?那柄斷劍不見了!”
“不見就不見,一柄斷劍,有什麽好大驚小……等等,你說的是京郊皇陵鳳凰臺上的斷劍?”葉娴的動作一頓時,另一道響起的聲音從毫不在意到大吃一驚,直到最後聲音中染了幾分驚恐,
“那柄斷劍可是我文昌國與武昭國結盟的信物與誠意,也是對武昭國的一種約束。它要是真丢了,只怕會引得武昭國置喙,從而引發戰事。到時,我文昌國邊境百姓,又将陷入戰火之中啊……這事不管真假,只希望不要傳入武昭國人的耳中去才好啊……”
“唉,你想得太美了。”之前那道聲音中亦染了幾分憂慮,“這消息能從京都傳到這兒,再傳到你我耳中,已是人人皆知了,又怎麽可能瞞得住武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