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3 章 我很謝謝你

見此情形,連楊央也有些相信葉娴的情形不是裝出來的了,正因着安銘浩的話而心頭一沉時,文曜之已緩緩轉過頭來,陰冷的視線如釘子般紮在她的身上,她的心頭。

“王爺,就是她們!”藍萱的手指從楊央身上劃過,一一指向其他四人,毫不客氣地道,“她們假意來向王妃請罰,實際卻是趁機向王妃下手,欲謀害王妃性命!”

“沒有,妾等沒有……”楊央努力不讓自己的眸光躲閃,強裝鎮定、透着委屈地道。

她确實有這個心,可她還沒來得及對王妃動手啊。

白芍等人則是吓得跪在了地上,臉色慘白。

“冷钰,傳令下去,此五人居心叵測,意圖謀害王妃,令王妃舊病複發,情形危急,本罪無可恕。但本王念及她們乃是太後精心挑選之人,只是小懲大戒,每人杖三十,再送回宮中交由太後親自處置。”

文曜之移開視線,沒有給她狡辯的機會,直接向着一旁的冷钰下令。

“不要,王爺!”楊央跪倒在地,瘋了一般撲上前去就要抱着文曜之的腿哀求。

她費盡心機才被太後選上,入祈王府後又百般謀算,為的便是能得祈王青睐成為他的女人。現下什麽都沒求到不說,又要受三十杖責,還要被送回宮去,她如何甘心?

更何況,不能完成任務的棋子,被送回去後也定然不會有什麽好下場的。

這一點,不止楊央想到了,白芍和付蓉等人也深知其理。這也是她們不敢輕易出手的原因,卻不想還是被這個急功近利的賤人給牽連到了。

即便掐着手指慘白着臉跪地求饒,她們也恨不能上前将楊央一把掐死。

這個女人,哪裏聰明?分明就是個不帶腦子不顧一切的傻子、瘋子。她們這回被她害慘了。

“王爺,我們真的什麽都沒說,什麽都沒做啊……”白芍硬着頭皮,弱弱地哀求道。

其他人聞聲,忙也跟着求情:“是啊,我們只是被楊央拉出來散步的,根本不知道她會膽大到對王妃下手啊……”

既然楊央要将她們扯進來,關鍵時候她們自然也不介意将一切再推回到她的身上。

“冷钰!”文曜之冷着眸子避開了楊央抱腿的動作,側開步子時毫不客氣地碾了她的小手一腳。對于其他幾人的哀求,更是恍若未聞。

伴着她含淚的慘叫聲,冷钰抓起她的後衣領,将她提往受刑之處,被他揮手招來的侍衛們立時迅速跟上,一人一個,将五個如花似玉卻粉面含淚的女子拎走,留下一片惹人憐惜的哀號聲。

目送幾人離開,文曜之收回的視線重新落回長椅上仰躺着的葉娴身上,其中的冷厲迅速轉為一抹無奈。

在安銘浩收針拍手時,他突地再次将長椅上的人兒抱起,徑直擡步離開。

“喂,死冷面王,她還沒醒呢?”猝不及防的安銘浩立馬大聲叫喚着追上前去,卻被他轉頭吐出的一句話驚得慌忙轉身,“你方才不是說正是緊要關頭,解藥将成?”

“啊,我差點忘了要事!”安銘浩一邊跳着跑開,一邊拍着腦袋驚叫。

那緊張急躁的舉動,很令文曜之滿意。他看了一眼懷裏兀自強裝着的女人,勾了勾唇,腳下步子加快,開始在府內縱躍而行。

葉娴本來是準備等楊央等人被帶走後便睜開眼睛的,根本沒料到文曜之會再次抱起她,這下醒也不是,不醒也不是。

好在,她沒有尴尬別扭太久,身子便被放在了柔軟的床上。

周圍陷入寂靜,但葉娴能感覺到文曜之就在一旁,且似乎能感覺到他落在她臉上的甚至帶着幾分調侃的眼神。

“那個……”終于受不了他的契而不舍,葉娴在心裏翻了個白眼,睜開眼睛看着他,“沒同你商量,便對你的侍妾先下手為強,搶了她的戲了。”

要不是她倒得太快太突然,後面的一切,或許就應該楊央來演了。

楊央既胸有成竹地主動迎上來,想必不會只是暈倒那麽簡單,不知道後面還有什麽大招要放呢。

文曜之像是沒聽到她的話,仍然定定地盯着她,眸中隐着幾許類似竊喜的東西,并不回答。

怎麽跟個傻帽一樣?

葉娴蹙了蹙眉,有些莫名其妙,頓了頓又道:“我給王爺創造機會,将十二妾侍中的五位遣回了太後身邊,幫王爺了了半樁心願,也算幫了王爺一回了。”

既是太後布下的眼線,他自然想早些拔除。難得有今日這樣的機會,她便順手幫一把了。

但她純粹是以德報德,想報一報這些天他對她的幫助,根本沒有其他的想法。

可他看着她的眼神,為什麽有種被告知自己在吃醋的感覺?

“嗯!”文曜之目光不移,神情依然,點了點頭,“我很謝謝你。”

謝你個頭啊,你這分明是在取笑老娘好嗎?

葉娴心中怒吼,又覺得自己一旦說出來,未免有種自作多情的嫌疑,只得悶悶地道:“謝倒不必,王爺這些日子助我良多,我自然得投桃報李。只希望王爺不要怪我幹涉你的家事才好!”

別到時候他再怪她擾了他的美人夢就行!

“不會,我……”文曜之迅速搖頭,有心說一句“我樂意你幹涉”,卻對上葉娴略顯不悅的神情和起床離去的舉動,只得立時轉了話題,

“藍萱可将今日的消息一一告知你了?看來不出兩日,事情便該有個讓人滿意的結果了。”

“嗯,說了。”葉娴這才斂了神情,點頭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借着柳綠以前探聽到的消息,我也給葉婧她們準備了一份兒大禮。”

“好!”文曜之緩緩眯起雙眸,冷聲道,“那就等他們挑一個好的時機,讓一切大白于人前。”

文曜之和葉娴的隐忍等待,也變成了對方攻讦的對象,竟是借此挑起民怒,讓京都百姓都認為他們二人仗着王爺王妃的身份,無視人命。

整個京都內,對他們二人的讨伐聲越發大了起來。每日朝堂上,文武官員的奏折裏,也離不開對他們的指責。